图标《钓金龟》

主要角色
康氏:老旦
张义:丑

《钓金龟》慈瑞泉饰张义、龚云甫饰康氏
《钓金龟》慈瑞泉饰张义、龚云甫饰康氏
情节
张义钓一金龟回家,知嫂嫂王氏得兄长信独往任所,甚为气愤,乃禀明老母康氏,携金龟至祥符县与兄辩理。

根据《剧学月刊》第一卷整理

录入:五个骆驼

相关剧本

图标全剧剧本:PDF 格式

阅读 (381.12 KB)

图标全剧剧本:纯文本格式

(康氏上。)

康氏   (引子)    囊中无钱钞,家无隔宿粮。[1]

     (念)     老身生来命运薄,好似路旁草一颗。过了今年秋八月,未知来年待如何。[2]

     (白)     老身康氏,配夫张世华,所生两个孩儿。长子张宣次子张义。大孩儿进京求名,一去渺无音信,好一个张义孩儿,每日在孟津河下钓鱼为生,今日又到河下去了,这般时候还不见我儿回来。正是:

     (念)     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3]

(张义上。)

张义   (念)     孟津河下事,报与母亲知。

(张义进门。)

张义   (白)     参见母亲。

康氏   (白)     罢了,儿吓。今日打了多少鱼,卖了多少钱,拿来为娘观看。

张义   (白)     孩儿未曾打得鱼,卖得钱,得来一桩宝贝。

康氏   (白)     哽!想这宝贝出在大户人家。想是你偷盗来的,快快与人家送了回去。[4]

张义   (白)     妈呀,您别生气,我也不是偷来的,亦不是骗来的,是在河下钓来的。

康氏   (白)     哦,钓上来的,拿来为娘观看。

张义   (白)     您观看,可别生气呀。

康氏   (白)     不与儿生气就是。

(张义献金龟。)

张义   (白)     母亲请看。

(康氏看,怒。)

康氏   (白)     唗!出门之时,为娘怎样嘱咐于你,这孟津河下有三样鱼不许儿钓,黑鱼,鲇鱼,乌龟,你偏偏钓这乌龟上来,看你不遵母命,乃是不孝之子。[5]

张义   (白)     是不是,说不生气,又生气,听我慢慢的告诉你。

康氏   (白)     好,慢慢的讲来。

张义   (白)     孩儿奉了母亲之命,去到孟津河下钓鱼,下了食,头一钓就把它钓上来啦,孩儿一看是个乌龟……

康氏   (白)     儿就该将他放了下去。

张义   (白)     放可是放,他白吃我的鱼食,不能便宜它。我把它咬去一根腿,才放下河去。我又到上河去钓,谁想,又把它钓上来啦!

康氏   (白)     你是怎么认识于他?

张义   (白)     刚才说过,我咬去了一根腿吗,是我恨它不过,取了块石头,打它几下。[6]

康氏   (白)     岂不打死了?

张义   (白)     没有打死,打出屎来啦。

康氏   (白)     哦。

张义   (白)     乌龟屎是黑的,它拉的是黄的。我听说,孟津河下有一金龟,拉金,溺银,莫非这只金龟被我钓上来了?

康氏   (白)     吓,儿呀,闻听人言,金子是甜的,待为娘尝它一尝。

张义   (白)     对,我砸点,您尝尝。

(张义砸。康氏尝。)

康氏   (白)     果然是甜的,

张义   (白)     是甜的。

(康氏笑。)

康氏   (白)     金子!

(张义笑。)

张义   (白)     金子。

康氏   (白)     宝贝!

张义   (白)     宝贝。

康氏   (笑)     哈哈哈。

(康氏欲跌,张义扶。)

张义   (白)     您乐大发啦,留点神,别摔着。

康氏   (白)     儿啊!

     (唱)     儿孝心感动了天和地,

             那上苍赐儿的这宝和珍。

             从今后母子们把心放稳,

             只享荣华不愁贫。[7]

康氏   (白)     儿啊,将这宝贝,去到大街之上,换些银钱,必须要多买柴米。少买鱼肉,

张义   (白)     有了钱啦,该多买点鱼肉。

康氏   (白)     儿啊,有道是:“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张义   (白)     老太太饿怕啦,如此就少买鱼肉。待我去买来。

(张义行,想起。)

张义   (白)     哎呀慢着,方才在孟津河下听周伯伯言讲我哥哥做了官啦,必须报与母亲知道。

(张义转身向康氏。)

张义   (白)     恭喜母亲,贺喜母亲。

康氏   (白)     为娘喜从何来?

张义   (白)     母亲有所不知,我哥哥进京得中第八名进士,身授祥符县知县,岂不是一喜?

康氏   (白)     此话当真?

张义   (白)     当真,

康氏   (白)     果然?

张义   (白)     果然。

康氏   (白)     如此待为娘谢天谢地。

张义   (白)     当谢天地。

康氏   (白)     儿啊,拿来。

张义   (白)     拿甚么来?

康氏   (白)     拿报单来。

张义   (白)     妈呀,你也拿来,

康氏   (白)     为娘拿甚么与你?

张义   (白)     拿书信来呀,

康氏   (白)     为娘身坐寒窑,哪里来的书信?

张义   (白)     孩儿在河下钓鱼哪里来的报单哪?

康氏   (白)     此话是哪个对你言讲?

张义   (白)     周伯伯对我说的。

康氏   (白)     想那周伯伯上了几岁年纪,说话有些颠三倒四。你再去问个明白。

张义   (白)     待孩儿再去问来。

(张义转向上场门。)

张义   (白)     啊周伯伯!

周伯伯  (内白)    做甚么?

张义   (白)     我家哥哥可是做了官了。

周伯伯  (内白)    正是做了官了。

张义   (白)     为何无有书信前来?

周伯伯  (内白)    书信倒有,被下书人下错了。

张义   (白)     下在哪里?

周伯伯  (内白)    下在王家庄,你王氏嫂嫂那里,她收拾行李雇了乘小轿上任去了,临行之时,还留下两句淡话。

张义   (白)     哪两句淡话?

周伯伯  (内白)    将你母子冻饿死在寒窑。

(张义哭,转。)

张义   (哭)     哎呦呦……

康氏   (白)     儿啊,哪个欺压于你?

张义   (白)     没有人欺负我。

康氏   (白)     为何啼哭?

张义   (白)     周家伯伯言道:我家哥哥做官是真,亦有书信前来,被下书人下错了。

康氏   (白)     下在哪里?

张义   (白)     下到王家庄,王氏嫂嫂那里,她雇了乘小轿,上任去了。临行之时,还留下两句淡话。

康氏   (白)     哪两句淡话?

张义   (白)     将你我母子冻饿死在寒窑。

康氏   (白)     好贱人哪!

     (唱)     听罢言来怒气生,

             骂声王氏太不仁。

             手指祥符县高声骂,

             宠妻灭母丧人伦。

     (白)     儿啊,你兄长做了官,他不奉养为娘。为娘就是指望于你。

张义   (白)     指望我养活你?慢着,咱们得讲个理儿。当初有好吃的给我哥哥吃,有好穿的给我哥哥穿……

康氏   (白)     哎,俱是一样啊!

张义   (白)     还俱是一样?有钱俱着他念书,叫我卖力气,如今他做了官啦,他不养活你,叫我打鱼的儿子养活你,我呀,我亦不养活你!

康氏   (白)     此话当真?

张义   (白)     谁跟你闹着玩啊?[8]

康氏   (白)     张义!

张义   (白)     怎么着?

康氏   (白)     我那亲……

张义   (白)     亲甚么?

康氏   (白)     亲……儿啊!

张义   (白)     玩笑哇![9]

康氏   (唱)     小张义我的儿啊听娘教训,

             听为娘表一表已往之情:

             儿的父遭不幸丧了性命,

             撇下了母子们苦度光阴。

             街坊们劝为娘另把亲论,

             娘骂他俱都是下贱之人。

             为娘我守贞节不听他论,

             怕的是儿年幼娘再嫁,撇下你无父无母孤苦伶仃,我的儿有谁来看承,我的儿啊。[10]

张义   (白)     你唱你的,我满没听见。

康氏   (唱)     有几个贤孝子听娘来论,

             一桩桩一件件娘记在心。

             那大舜耕田为的都是孝顺,

             又有那王祥卧冰、孟宗哭竹、莱子斑衣、杨香打虎,俱都是行孝的儿孙,我那不孝的儿啊!

张义   (白)     你把二十四孝都背完了,我也是不养活你。

康氏   (唱)     这几辈贤孝子不须再论,

             还有那不孝人细听分明。

             清风亭张继宝天雷报应,

             他在那速报司身赴幽冥。

             我的儿你不把为娘孝顺,

             怕的是有四值功曹日夜的游神查看儿的身。

             我的儿你若把为娘孝顺,

             自有那天爷暗地里查存。

     (白)     为娘讲了半日,你还是奉养为娘的才是。

张义   (白)     告诉你说吧,我呀吃了秤砣,铁了心啦。

康氏   (白)     怎么,你还是不肯奉养为娘?

张义   (白)     不养活你!

康氏   (白)     你不奉养为娘,为娘就要……

张义   (白)     咳咳你要怎么着。

康氏   (白)     要到大街以上,沿门乞讨。[11]

张义   (白)     要饭哪,给你做官的儿子现眼。与我这钓鱼的儿子甚么相干,你给我去罢。

(张义推。)

康氏   (白)     哎呀!

     (唱)     我这里再三把好言来论,

             张义儿在一旁不睬不闻。

             无奈何我只得出窑门……

(张义跪,扯衣。)

张义   (唱)     哪有孩儿不养娘亲。[12]

张义   (白)     妈呀,不要生气,孩儿我养活你啦。

康氏   (白)     哦,你奉养为娘了?

张义   (白)     是,我跟您闹着玩哪!

康氏   (白)     好哇!

     (唱)     好一个张义儿有天性,

             岂学张宣不孝人。

             手带娇儿寒窑进,

张义   (唱)     孩儿起下登程心。

     (白)     启禀母亲:孩儿要到任所找我那兄长。

康氏   (白)     儿啊!你那兄嫂不孝之人,天良丧尽,还是不去为是。

张义   (白)     孩儿去心已定。

康氏   (白)     既是吾儿去心已定,为娘也不来拦阻于你,这有拐杖一根,到了任所,与我打他几下。

张义   (白)     孩儿不敢。

康氏   (白)     骂他几句。

张义   (白)     愈发的不敢。

康氏   (白)     儿要问他身从何处来?

张义   (白)     母亲所生。

康氏   (白)     官从何处起?

张义   (白)     母亲的教训。

康氏   (白)     我儿请上受为娘一拜。

张义   (白)     折煞孩儿了。

康氏   (白)     儿啊,为娘并非拜你,拜的你那无义的兄嫂。

     (唱)     望着祥符县深深拜,

             拜的是忘恩不孝人。

张义   (唱)     辞别母亲出家门,

康氏   (白)     转来!

张义   (唱)     母亲有话快说明。

康氏   (白)     儿啊,你此番前去,必须早去早回,莫学你那兄嫂他至死……

(康氏作惊觉,顿口。)

张义   (白)     啊呀,孩儿不去了。

康氏   (白)     却是为何?

张义   (白)     孩儿未曾出门,您就先说一个“死”字,我不去啦。

康氏   (白)     咳,为娘上了几岁年纪,说话颠倒,儿不必多疑,快快前去。

张义   (白)     遵命。

     (唱)     不分昼夜往前奔,

(张义行。)

张义   (唱)     不见兄嫂不回程。[13]

     (三叫头)   母亲,老娘,啊呀,也罢!

(张义下。)

康氏   (三叫头)   张义,我儿,哎咳咳我的儿啊。

     (唱)     一见张义出窑门,

             不由老身痛在心。

             悲悲切切寒窑进,

             盼望我儿早回程。

     (哭)     儿啊!

(康氏下。)
(完)

——————————
1. ^ 此引子常词为“家无隔宿粮,饥寒实难当”。音节意思均无多大出入。今从龚云甫词。

2. ^ 此段常词末句“未知来年活不活”全用仄声韵脚,而读法亦多变例。龚云甫之末三字“待如何”较雅有意致,故从龚云甫。龚云甫之第三句念“过了今冬秋八月”,不可解,故不用。

3. ^ 此段全用龚云甫词,因其较常词转绕情韵。如“只剩张义一人……”龚为“好一个张义孩儿……”是也。

4. ^ 此段龚云甫词“大户人家”之下为“想你我母子是焉能有的,想是你偷盗人家还不与为娘送人回去”。嫌支而冗,故从常词。

5. ^ 此段龚云甫词云“有三等鱼不许儿钓”不列举鱼名,盖因前有张义到河下之一个“吊场”已经说过之故。但常演既只有窑中一场,若不列举,令人茫然。故以常词之列举为宜。

6. ^ 此段系照龚云甫与北平各丑脚对白之词,比上海出版各本,均较细,可对看。

7. ^ 此段慢三眼唱词,龚云甫词系言前辙,有“老天睁开了昏花眼,母子们离却了那鬼门关”等句,甚劣全不可用。

8. ^ 常词“当真”之后必有“果然”,但报喜时已有此两问,故不须重复,只一问便可,记得龚云甫即如此。

9. ^ 此处丑角插诨,乃悲愤剧本中之“味精”作用,必不可少。插诨无定词,罗百岁与龚云甫合演至此云“你这个年纪?我这个岁数?”王长林云“这大岁数,落个‘儿子’”,盖二人皆年长于龚也。此外可随机变词,但以隽峭不俗为佳。如无巧词,则以“玩笑哇”或“含糊点罢”轻轻点缀为是。

10. ^ 此段词句音节各有不同,老本系三眼正板,起句为“康氏女在寒窑珠泪滚滚”,词句亦多,稍嫌平冗。龚云甫词少六句而饶情韵,惟“苦度光阴”之下,连接甚么“不听他论”,截去街坊劝嫁之两句,令人莫明所指。末句龚词,“都只为儿年幼,娘再醮,怕的是,百年之后,身入九泉,怎见尔的去世先人”,不从对方着想,亦不如老词之婉切,故某丑脚(忘其为慈瑞全,抑王长林)答以“你怕没脸见人哪,跟我说干吗呀?”隐寓驳折之意。所以此段系参酌各词。去老词之冗,而补龚词之缺,期于比较的匀适,以待再酌。

11. ^ 哭音。

12. ^ 此数句康氏唱,全照龚云甫词。此处为大开大合之转折处。丑角之表情最为吃重。若系“陡转”尤不易。

13. ^ 此收场之词,亦系依照近时京班常演之本。若照他埠所演(疑系老本),则张义出门,康氏唤转时,明言“恐怕兄嫂暗算于你”,张义之词有“母亲一言来提醒,唤起南柯梦中人”及“怕的是此去丧了命,白发人反送了黑发儿的身”等词句颇多,直将后文之谋害各节带出,颇欠含蓄。且《谋害》、《哭灵》、《托兆》、《明冤》各场,多涉迷信,是否可存,当待另行研究。故觉京班之略点即收者为佳。


浏览次数:63 ┊ 字数:5012 ┊ 最后更新:2025-05-15

报告错误版权信息
返回顶部 直达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