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玉簪记》

主要角色
陈妙常:旦
潘必正:小生
老观主:老旦
艄翁:丑
香火道:丑
进安:丑
二娃子:娃娃生
妙真:旦
妙云:旦
妙空:旦
妙清:旦

《玉簪记》杜近芳饰陈妙常
《玉簪记》杜近芳饰陈妙常
情节
青年书生潘必正,在临安应试未中,羞归故里,路过金陵时,因女贞观观主是他的姑母,便投到观中寄居读书并认识了陈妙常——一个聪明、热情而又喜欢音律诗文的年轻道姑。潘必正、陈妙常二人情趣相近,常常在一起抚琴谈诗,由互相了解而发生爱情。起初陈妙常受了礼教和戒律的束缚,还有些拘谨矜持,不敢明白表示对潘必正的爱慕;后来由于在诗词中暴露了自己的心情,被潘必正发觉,才公开地和潘必正相爱,并以玉簪作为定情之物。潘必正的姑母发觉了潘必正、陈妙常正在热恋,按照她的看法,这不但要败坏清规而且也会“断送”侄儿和女徒的前程。所以她就强迫潘必正离开金陵再去临安,并且不许潘必正和陈妙常最后话别,亲身送他到江边。潘必正乘船去后,陈妙常也逃出女贞观赶到江边。她急于雇船,偏偏又遇着一个善良而又风趣的老艄翁。老艄翁看透她的心情,和她开了一阵玩笑之后,终于帮助她赶上了潘必正。在老艄翁向这一对青年男女挥手告别并为他们未来的美满生活表示祝贺时,潘必正和陈妙常并肩立在船头,愉快地驰向临安去了。

注释
这个剧本是中国京剧院文学组范钧宏根据昆曲《玉簪记》(明,高濂作)、川剧《玉簪记》(西南川剧院整理)及河北梆子《陈妙常》(樊放、范钧宏等改编)整理的。并由中国京剧院演员侯玉兰、江世玉及杜近芳等先后演出。

根据《京剧丛刊》第三十七集整理

录入:自然大卷发

相关剧本

图标全剧剧本:PDF 格式

阅读 (542.40 KB)

图标全剧剧本:纯文本格式

【第一场:投观】

(布景女贞观经堂。〖前奏曲〗。幕启。〖音乐声〗中,陈妙常、妙真、妙云、妙空、妙清同上,同参拜菩萨。老观主缓步上。陈妙常、妙真、妙云、妙空、妙清同参拜老观主。〖乐声止〗。香火道上。)

香火道  (念)     老迈龙钟,眼花耳聋。一尘不染,四大皆空。

     (白)     启禀观主:门外有一个年轻的相公拜访。

老观主  (白)     哦,年轻的相公?可是平日的施主?

香火道  (白)     不是施主,是个投亲的。

老观主  (白)     投亲的?你可曾问他姓什么?

香火道  (白)     问过。

老观主  (白)     他姓什么?

香火道  (白)     他姓……啊,观主你姓什么?

老观主  (白)     哎,我问的是他,你问我作甚?

香火道  (白)     只因他与观主同姓,我忘记了他,就想起了你;知道了你,自然就晓得了他。

老观主  (白)     不要啰嗦了,待我前去会过。说我有请。

香火道  (白)     哦哦。

             有请。

(陈妙常、妙真、妙云、妙空、妙清同下。老观主出迎。潘必正上,进安挑行李担子随上。)

潘必正  (念)     只为落第羞,特来把亲投。

     (白)     姑母在哪里?姑母在……

(老观主出门边走边说。)

老观主  (白)     是哪一位?

潘必正  (白)     啊,姑母……

老观主  (白)     哦!敢莫是必正侄儿么?

潘必正  (白)     正是。

老观主  (白)     哎呀!多年不见,我几乎不认识你了。快快进来。

(老观主、潘必正、进安、香火道同进入。)

潘必正  (白)     姑母请上,侄儿大礼参拜。

老观主  (白)     一路风尘,不必拜了。侄儿坐下。

潘必正  (白)     是。

(潘必正坐。)

潘必正  (白)     进安,向前见过姑奶奶。

进安   (白)     是。

             进安给您磕头。

老观主  (白)     罢了。

             香公,带他下面用饭。

(香火道、进安同下。)

老观主  (白)     来了半日还不曾吃杯茶。

             徒儿,打茶来。

(陈妙常捧茶盘缓步走上。老观主继续和潘必正讲下去。)

老观主  (白)     啊,侄儿,你爹爹母亲可好?

潘必正  (白)     爹娘安泰,问候姑母金安。

老观主  (白)     好好好。

(陈妙常递茶与潘必正、老观主,欲退下。)

老观主  (白)     啊,徒儿,这是我侄儿潘必正。

陈妙常  (白)     哦,原来是潘相公……

潘必正  (白)     啊,姑母,这位仙姑……

老观主  (白)     这是我徒儿陈妙常。

潘必正  (白)     陈仙姑,小生有礼。

陈妙常  (白)     潘相公……稽首了。

(陈妙常、潘必正同略注视。老观主、潘必正同饮茶。)

老观主  (白)     啊,侄儿,多年不见,今日因何至此?

潘必正  (白)     姑母容禀!

     (西皮摇板)  奉父命到临安去赴科选,

             因急病落第归羞回故园。

             我有心借此地重温书卷,

             又恐怕常打搅心内不安。

老观主  (白)     啊,侄儿,自家骨肉,何必太谦呐?

潘必正  (白)     多谢姑母。

老观主  (白)     唉,我与你父自那年在观中一别,算来已过十载;思想兄妹之情,教我怎不……

(老观主拭泪。)

潘必正  (白)     姑母不必伤心……

(老观主顿悟。)

老观主  (白)     哎呀,罪过,罪过!

(老观主发觉陈妙常在暗中拭泪。)

老观主  (白)     啊,徒儿,你落的是什么泪呀?

陈妙常  (白)     这……师父与潘相公闲话家常,触动徒儿身世之感,不觉落泪……

老观主  (白)     嗳!出家人不该有这尘俗之念哪!

潘必正  (白)     啊,姑母,这也是人之常情哪!

老观主  (白)     唉,我们与俗家人不同啊!

             啊,妙常,我姑侄在此叙谈,莫要误了你的功课,回房去吧!

陈妙常  (白)     是。

(陈妙常下,潘必正起身注视。)

老观主  (白)     侄儿,侄儿!

潘必正  (白)     啊,啊,姑母。

老观主  (白)     你看什么?

潘必正  (白)     看这庵内翠柏苍松,青葱可爱,好一个幽静的所在哟!

老观主  (白)     是啊,这样的所在,你方好读书啊。

(老观主略想。)

老观主  (白)     待我命香公与你在隔院打扫一间静室,你安心在此住下就是。

潘必正  (白)     多谢姑母。

老观主  (白)     只是观中乃清静之地,诸事须要检点。

潘必正  (白)     是。

老观主  (白)     随我来!哈哈哈……

(老观主、潘必正同下。)

【第二场:琴挑】

(布景陈妙常房中。陈妙常上。)

陈妙常  (南梆子)   一池水无端的被风吹动,

             却为何这几日心事重重?

             珠帘外映月光荷香轻送,

             粉墙上摇花影夜色溶溶。

             消愁漫把瑶琴弄——

             一曲弹向月明中。

     (白)     连日俗事羁身,未曾整理冰弦。今晚月明风静,不免弹《潇湘水云》一曲,少遣愁怀。

(陈妙常调弦,抚琴。潘必正漫步走上,为琴音吸引,凝神谛听。〖曲终〗。潘必正不觉进入。)

潘必正  (白)     弹得好哇,弹得好!

(陈妙常又惊又喜。)

陈妙常  (白)     哦,我当是谁,原来是潘相公!

潘必正  (白)     小生独坐无聊,闲吟步月,忽闻《潇湘水云》一曲,真乃清响绝伦,不觉漫步登阶,还望仙姑恕罪。

陈妙常  (白)     岂敢!我亦因月明如洗,夜色新凉,故而操理冰弦,少遣岑寂。只是指法生疏,难免贻笑大方。

潘必正  (白)     仙姑休得过谦。

陈妙常  (白)     潘相公请坐。

潘必正  (白)     有座。啊,仙姑。小生自到此处,但见仙姑超尘绝俗,非常人可比;适听雅奏,愈见不凡。只是琴音之中,似含悲怨,敢问仙姑身世?因何出家至此?

陈妙常  (白)     相公若问……唉,相公啊!

     (西皮二六板) 承蒙相公来动问,

             不堪回首忆前尘。

             幼习诗书承庭训,

             粗知音律解琴心。

             不幸爹爹丧了命,

             母女相依度光阴。

             只望承欢娱晚景,

     (西皮流水板) 可恨金兵又南侵。

             避难中迷途失路径,

             拆散母女两离分。

             举目无亲离乡井,

             只得投身入空门。

             女贞观学道三年整,

             长伴青灯度此生!

(潘必正不胜同情,微微叹息。)

潘必正  (白)     唉!

     (西皮摇板)  自古红颜多薄命,

             怎得一语慰冰心?

     (白)     听仙姑之言,果然身世凄凉,令人酸鼻,只是……

陈妙常  (白)     难得潘相公到此,正好剪烛清谈;这伤心话儿,不讲也罢。

潘必正  (白)     哦,是是是。

陈妙常  (白)     方才我抚琴之后,相公加以品评,必是此中妙手,就请赐教一曲如何?

潘必正  (白)     小生略知一二,怎敢班门弄斧?

陈妙常  (白)     休得过谦。

潘必正  (白)     还是仙姑再来赐教吧!

(陈妙常略脱行迹。)

陈妙常  (白)     一定要请教!

潘必正  (白)     哦,是是是。恭敬不如从命,献丑了。

(潘必正抚琴,吟曲。)

潘必正  (唱)     雉朝雊兮清霜,

             惨孤飞兮无双。

             念寡阴兮少阳,

             怨鳏居兮彷徨——彷徨!

     (白)     出丑啊,出丑!

陈妙常  (白)     呀!

     (西皮摇板)  听罢一曲心领会,

             何故弹此《雉朝飞》?

             分明他还未婚配——

(〖行弦〗。)

陈妙常  (白)     潘相公所弹,乃无妻之曲,他、他、他,莫非他……

(陈妙常会心微笑,及见潘必正,矜持。)

陈妙常  (西皮摇板)  故作不解问一回。

     (白)     潘相公指法精妙,足见高明。

潘必正  (白)     哎呀,夸奖了。小生若未遇知音,决不轻弹此曲。

陈妙常  (白)     哦,未遇知音,不弹此曲?

潘必正  (白)     正是。

陈妙常  (白)     此曲乃《雉朝飞》也,相公正当少年,为何弹此无妻之曲?

潘必正  (白)     实不相瞒,小生本未娶妻呀!

陈妙常  (白)     啊?

潘必正  (白)     我实未娶妻呀!

陈妙常  (白)     这也与我无干哪!

潘必正  (白)     还望仙姑你……

陈妙常  (白)     啊?

(潘必正急改口。)

潘必正  (白)     啊,啊,你再赐一曲如何?

(陈妙常暗笑。)

陈妙常  (白)     这……既听佳音,已清俗耳;何必初学,又乱芳声?

潘必正  (白)     你也休得过谦。

陈妙常  (白)     免了罢。

潘必正  (白)     我也一定要请教!

陈妙常  (白)     如此我也——

(陈妙常笑。)
陈妙常、

潘必正  (同白)    恭敬不如从命。

潘必正  (笑)     哈哈哈!

(陈妙常抚琴,吟曲。)

陈妙常  (唱)     烟淡淡兮轻云,

             香霭霭兮桂荫。

             叹长宵兮孤冷,

             抱玉兔兮自温——自温!

     (白)     献丑了!

潘必正  (白)     仙姑指法精妙,胜于小生十倍矣。

陈妙常  (白)     还望相公指教一二。

潘必正  (白)     这……方才所弹乃《广寒游》也。虽是出家人所弹之曲,只是终朝孤冷,仙姑却怎生消遣?

陈妙常  (白)     这……

     (西皮摇板)  却不防潘相公有此一问,

             待要应承……我怎好应承?

             我只得脸儿假狠——

(陈妙常偷看潘必正一下。)

潘必正  (夹白)    啊,仙姑……

(陈妙常不理。)

陈妙常  (西皮摇板)  嘴儿装作硬——

潘必正  (白)     仙姑,你莫非生气了么?

陈妙常  (白)     相公说话,好无来由!

     (西皮流水板) 谁叫你胡乱道全不思忖!

             说什么出家人终朝孤冷,

             有什么难消遣暗自伤春?

             入空门再不问人间离恨,

             尘俗事犹如那过眼浮云。

             玉润冰清怕谁来评论,

             何用你潘相公如此关心!

潘必正  (白)     仙姑啊!

     (西皮摇板)  晨钟暮鼓青春尽,

             黄卷青灯好凄零。

             只怕霜凝与露冷,

             衾儿枕儿谁共温?

陈妙常  (西皮摇板)  言语轻狂太不逊,

             不似知书达礼人。

             观主房中去评论——

(〖行弦〗。)

潘必正  (白)     啊,仙姑,你往哪里去呀?

陈妙常  (白)     去见你姑母……

潘必正  (白)     使不得,使不得!

陈妙常  (白)     我要告你一状!

(潘必正心慌意乱。)

潘必正  (白)     仙姑,仙姑,小生信口相嘲,出言颠倒,该当打嘴,还望仙姑你……宽恕……

(陈妙常转身暗笑。)

潘必正  (白)     仙姑啊!

     (西皮摇板)  望仙姑宽恕我言语无心。

陈妙常  (白)     潘相公,下次可敢如此无礼?

潘必正  (白)     不敢了,不敢了。

陈妙常  (白)     既然如此,恕你这遭。

潘必正  (白)     是。

(沉静片晌。〖更鼓声〗。)

潘必正  (白)     天时不早,小生我要告辞了。

(潘必正犹有期待。陈妙常冷冷。)

陈妙常  (白)     恕不远送。

(潘必正怅然若失。)

潘必正  (白)     是,我去了。

(潘必正懒懒地出门。陈妙常忽又亲切。)

陈妙常  (白)     潘相公,花荫深处,露湿苔滑,你要仔细行走。

(潘必正闻言心喜。)

潘必正  (白)     如此……请借纱灯一用。

(潘必正欲进门。陈妙常急关门。潘必正茫然。陈妙常急取灯,从门内递出。)

陈妙常  (白)     潘相公,纱灯在此,去吧。

(潘必正接灯。)

潘必正  (白)     多谢了。

(潘必正假做走去。陈妙常听得外面无声,轻呼。)

陈妙常  (白)     潘相公,潘相公,啊,潘……

(陈妙常开门偷看。潘必正回视,陈妙常羞涩地走下。)

潘必正  (念)     阴晴冷暖虽不定,莫道无情却有情。

(潘必正不留神,滑了一下。)

潘必正  (白)     哎哟,果然滑得紧喏!

(潘必正下。)

【第三场:姑疑】

(老观主上。)

老观主  (西皮摇板)  骨肉分离十馀载,

             且喜侄儿到此来。

(进安上。)

进安   (白)     老姑奶奶,您来啦。

老观主  (白)     进安,你家相公呢?

进安   (白)     相公睡觉哪。您等着,我叫他起来。

老观主  (白)     天气甚热,理应睡个午觉。就让他睡吧。

进安   (白)     那么着,我陪您说一会儿话。我给您扇扇。

老观主  (白)     不必了,不必了。啊,进安,你家相公在此居住,可有什么不便之处么?

进安   (白)     没有,没有。这些日子我们相公可高兴啦!他说这儿又幽雅又清凉,真是个念书的好地方。再加上您又待他这么好,真比在家里都强。他说他简直都不想回去啦!

老观主  (白)     只要你家相公能在此处安心读书,就是住上一年半载,又待何妨啊?

进安   (白)     话虽如此,我们相公想要长住下去,又怕家里老太爷老太太不放心。本想写封信去说明此事,可又怕老太爷不愿意……

老观主  (白)     也罢,待我亲自与你家老太爷修书一封,谅无不允之理。

进安   (白)     那可就好了。

老观主  (白)     啊,进安,你家相公这几日可曾写文章无有?

进安   (白)     我们相公每天都写文章,他每逢写文章的时候,嘴里总是这么妙啊妙啊的,那个劲儿啊,甭提够多么得意啦!

(老观主满意地笑起来。)

老观主  (笑)     哈哈哈……

     (白)     若不是来在这清静的所在,恐怕也写不出这等妙处。

进安   (白)     可不是嘛!我们相公不但文章写得起劲,抚起琴来,兴致更好哪!老姑奶奶,听说陈妙常陈姑姑也会抚琴,是吗?

(老观主随口答话。)

老观主  (白)     不错,是的……

(老观主心中一动。)

老观主  (白)     啊,此事你怎么知道?

进安   (白)     听我们相公说的呀!

(老观主轻声。)

老观主  (白)     啊,进安,我来问你:陈妙常可曾到你相公房中来过?

进安   (白)     没有啊。

老观主  (白)     你家相公可曾到她房中去过?

进安   (白)     这我可就不知道了。您不会问我们相公去吗?

老观主  (白)     嗳!我怎能去问他?

进安   (白)     要不然,我给您问去?

老观主  (白)     回来!哪个要你多口!

进安   (白)     嗳!

(老观主忽发现桌上的纱灯。)

老观主  (白)     进安,那一纱灯是哪里来的?

进安   (白)     不是您的吗?

老观主  (白)     啊?是我的?

进安   (白)     我们相公那天晚上回来,不是从您那儿借来的?您想想有这么一回事吗?

老观主  (白)     嗳,这分明是……

进安   (白)     是您的吧?

老观主  (白)     不错,是我的,是我的。我倒忘怀了。

进安   (白)     上年岁的人,总是爱忘事。

老观主  (白)     唉,我要回去了。

进安   (白)     您怎么刚来就要走啊?

老观主  (白)     我身体有些不爽。

进安   (白)     那么,我送您两步。

老观主  (白)     不用了。

进安   (白)     您回去啦?您可想着写信哪。

老观主  (白)     这信么……容我思忖思忖。

进安   (白)     我看您还是写吧。

老观主  (白)     改日再议!

进安   (白)     有您这一封信,我们相公可就踏踏实实地住下去啦……

老观主  (白)     嗳,太啰嗦了!

(老观主下。)

进安   (白)     哟!她自己说的要给我们老太爷写信,临完了我倒落了个“太啰嗦了”!出家人说话也不算数!

(进安下。)

【第四场:偷诗】

(布景陈妙常房中。陈妙常上。)

陈妙常  (西皮慢板)  每日里与青灯常相为伴,

             禁锁在空门里度日如年。

             出家人原应是一尘不染,

             偏偏我陈妙常未绝尘缘!

(陈妙常展卷,轻敲木鱼,不知不觉地陷入回忆中,起立,沉思,回忆与潘必正抚琴、相送动作。)

陈妙常  (白)     自与潘郎相识之后,不觉精神恍惚,情思飘荡。对此困人天气,好生伤感……想我在此出家,原非本意;只为身无所归,寄迹于此。哪知弄假成真,到后来……唉!不知怎生结果!满怀心事,无可排遣,不免题词一首,聊寄幽情。

(陈妙常磨墨,略想片刻,随写随念。)

陈妙常  (念)     松舍青灯闪闪,云堂钟鼓沉沉。黄昏独自展孤衾,欲睡先愁不稳。

             一念静中思动,无端缘会伊人。强将经卷压烦心,怎奈烦心转甚!

     (白)     唉!

     (西皮摇板)  这小词写不尽满怀幽怨,

             心抑郁眼迷离有话难言!

(陈妙常困倦,渐入睡。潘必正上。)

潘必正  (念)     水晶帘外倚斜曛,无限相思隔暮云。

(潘必正进门。)

潘必正  (白)     来的不巧,偏偏她又睡着了!不要惊动于她。那旁有一书案,待我看书消遣,等她醒来。

(潘必正走近书案,翻经。)

潘必正  (白)     道德经、观音经……哎呀,观音菩萨呀,久闻你普渡众生救苦救难,何不渡我一渡,救她一救呀!

(潘必正发现诗笺,原来是陈妙常之笔。)

潘必正  (白)     我倒要仔细看来。

     (念)     松舍青灯闪闪,云堂钟鼓沉沉。

     (白)     倒是个出家人的口气。

     (念)     黄昏独自展孤衾,欲睡先愁不稳。

     (白)     啊,不稳呐。

     (念)     一念静中思动,无端缘会伊人。

     (白)     缘会伊人……这伊人二字,不消说,想必就是。

(潘必正指自己。)

潘必正  (念)     强将经卷压烦心,怎奈烦心转甚!

     (白)     哎呀妙啊,妙常不但有貌,而且有才;不但有才,而且如此钟情于我,我不免与她和上一首。

(潘必正写词。)

潘必正  (白)     待我将词与她换了,待她醒来,看见词句,我看她如何对我!

(潘必正换掉诗笺,把陈妙常写的藏于袖内。)

潘必正  (白)     怎么她还未睡醒呐?哎呀,我看她闭目修眉,好似月里嫦娥;玉腕托腮,不愧天孙织女。真个是人也生得好,睡也睡得妙!哈哈哈!

(潘必正不觉失声,急掩口。陈妙常惊醒。)

陈妙常  (白)     啊,潘相公来了。

潘必正  (白)     小生在此多时了,只因仙姑打睡,不忍惊吵,因此,我便侍立一旁……

陈妙常  (白)     这就不敢。

潘必正  (白)     看了一个饱啊。

陈妙常  (白)     啊,潘相公怎么讲出这等话来!你可知这是什么所在啊?

潘必正  (白)     这里是天台,你就是仙姬神女呀!

陈妙常  (白)     潘相公你好无道理!

     (西皮摇板)  潘相公你应是读书识礼,

潘必正  (白)     那个自然。

陈妙常  (西皮摇板)  为什么说出话不识高低?

潘必正  (白)     言重啊,言重!

陈妙常  (西皮摇板)  你不该错把仙姑当神女,

潘必正  (白)     不敢,不敢。

陈妙常  (西皮摇板)  为什么把妙常胡乱比拟?

潘必正  (白)     卓文君、司马相如总可比得吧?

陈妙常  (西皮摇板)  这其间司马相如难似你,

潘必正  (白)     你若是文君,小生便是相如。

陈妙常  (西皮摇板)  说出这轻狂话我却不依。

潘必正  (白)     不依,便怎么样啊?

陈妙常  (西皮摇板)  我与你见师父当面辩理,

(〖行弦〗。)

潘必正  (白)     见了我那姑母,你说些什么?

陈妙常  (白)     我道你……

潘必正  (白)     怎么样啊?

陈妙常  (西皮摇板)  我道你……懒读书,

潘必正  (白)     哦,懒读书!

陈妙常  (西皮摇板)  懒写字……

潘必正  (白)     哦,懒写字!

陈妙常  (西皮摇板)  你、你好无有规矩!

潘必正  (白)     仙姑啊!

     (西皮摇板)  仙姑怪罪我愿领,

             容我一言说分明。

陈妙常  (白)     看你讲些什么?

潘必正  (西皮摇板)  皆因是青灯闪闪添愁绪,

             钟鼓沉沉不忍听。

陈妙常  (白)     谁叫你听来!

潘必正  (白)     你听啊!

     (西皮摇板)  待要睡却先愁睡不稳,

陈妙常  (白)     好端端你愁的是什么?

潘必正  (西皮摇板)  愁的是……

(潘必正偷看了一下袖内的诗句。)

潘必正  (西皮摇板)  黄昏独自展孤衾!

(陈妙常知道不妙,急忙寻找诗笺,找到,放下心;但仔细一看,知非己诗,惊疑,念诗。)

陈妙常  (念)     月照花枝隐隐,阶前蟋蟀声声。银河七夕渡双星,忍叫红颜孤零。

             虚度良辰美景,怎堪黄卷青灯?愿将有情结多情,双双关雎同咏。

(潘必正诚挚。)

潘必正  (白)     原诗在此,陈姑收下。

(陈妙常羞涩。)

陈妙常  (白)     呀!

     (西皮流水板) 花儿有情水有意,

             一点相思被人知。

             幸喜他未轻狂有情有义,

             倒教我心内儿暗自感激。

             羞得我低头难再语……

潘必正  (白)     啊,仙姑!

(陈妙常含嗔地看潘必正一眼。)

潘必正  (白)     不不不,妙常、妙常啊!

     (西皮摇板)  叫声妙常莫犹疑。

             和词一首神情寄,

             权代月老把亲提。

陈妙常  (白)     潘郎啊!

     (西皮摇板)  婚姻大事非儿戏,

潘必正  (白)     是啊,终身大事,焉能视同儿戏呀?

陈妙常  (西皮摇板)  话到舌边不敢提。

潘必正  (白)     却是为何?

陈妙常  (西皮摇板)  怕只怕……

潘必正  (白)     怕什么?

陈妙常  (西皮摇板)  怕只怕犯了空门规矩——

(〖内钟鼓声〗。)

陈妙常  (西皮摇板)  钟鼓声声把人逼。

老观主  (内白)    妙常……

陈妙常  (白)     钟鼓声鸣,已到诵经之时,我要去了。

潘必正  (白)     唉!

     (西皮摇板)  恨钟鼓逼人话未尽,

老观主  (内白)    妙常诵经来呀。

陈妙常  (白)     来了。

(陈妙常向潘必正。)

陈妙常  (西皮摇板)  务望君明夜早些来。

(陈妙常、潘必正自两边分下。)

【第五场:定情】

(布景观内花园。老观主上。)

老观主  (西皮摇板)  这几日见侄儿神色不正,

             陈妙常在云房也懒读经文。

             须防她败坏我佛门清静,

(老观主远望,见潘必正来,急躲闪。潘必正上。)

潘必正  (西皮摇板)  今夜晚会妙常无限欢欣。

(潘必正张望,坐,不胜陶醉。)

老观主  (白)     侄儿!

(潘必正闻声一惊,急站起,规规矩矩。)

潘必正  (白)     啊,姑母!

老观主  (白)     啊,侄儿,夜半无人,跑到后园来做甚?

潘必正  (白)     这……侄儿乘凉来了。

老观主  (白)     今日天气一些也不热呀!

潘必正  (白)     啊,姑母,你老人家乃是修真养性之人,自然不觉得热。侄儿么……哎唷唷,是热得很,热得紧喏!

(潘必正听见后面有些声响,急忙张望。)

老观主  (白)     侄儿,你张望什么?

潘必正  (白)     我、我,哎,我这是热的哟!

(老观主略想。)

老观主  (白)     嗯,这里果然有些热。也罢,经堂上阴凉得很,你随我到经堂凉爽去吧!

潘必正  (白)     啊,这……咦,好风凉。哎呀,姑母,怎么忽然凉爽起来了?嗯,不热了,凉爽得很。

老观主  (白)     你方才还说这里热得很,如今叫你到经堂去,又说凉爽得很,这倒有些奇怪了!

潘必正  (白)     不是哟,姑母还要在经堂打坐,我若前去,岂不扰乱了姑母的功课?

老观主  (白)     我打我的坐,你读你的书,不妨事。

潘必正  (白)     那如何使得?扰了姑母的清修,是侄儿的罪过啊。

老观主  (白)     不妨事。

潘必正  (白)     啊,姑母,还是两便的好,我要回书斋去了。

(老观主拉住潘必正。)

老观主  (白)     哎!

潘必正  (白)     姑母,还是……

老观主  (白)     随我走吧!

(老观主强拉潘必正同下)

陈妙常  (内反四平导板)夜阑人静月当头,

(陈妙常上。)

陈妙常  (反四平三眼) 悄悄离了白云楼。

             会潘郎约定在二更时候,

             幸喜得人烟寂静月上柳梢头,柳梢头!

(〖行弦〗。)

陈妙常  (反四平三眼) 望潘郎斜倚石台相候久,

             望潘郎绕穿回廊反复游。

(〖起三更鼓〗。)

陈妙常  (反四平三眼) 望潘郎已过子时后,

             秋风透体冷飕飕。

(〖行弦〗。〖响声〗。)

陈妙常  (反四平三眼) 定是潘郎走,潘郎走,

(〖行弦〗。陈妙常看,听。)

陈妙常  (白)     潘郎,我在这里。

     (反四平三眼) 原来是晚风儿吹动帘钩。

             莫不是嫌我容貌不佳人才不够,

             未必我不堪君子逑。

             哪些儿见你情义厚?

             等得我月移花影转西楼。

             惹动愁肠千万缕,

             思前想后珠泪暗流。

(潘必正匆匆走上。)

潘必正  (白)     啊,妙常,小生来了。

(陈妙常转身不理。)

潘必正  (白)     妙常,小生来迟,倒叫你等苦了。

陈妙常  (白)     苦什么?把人丢下就是。

潘必正  (白)     妙常,你把我错怪了!未交初鼓我就来了,不想姑母把我扯入经堂,她在一旁念经,教我在一旁读书。是我无法可想,趁机从窗口跳了出来,哎呀呀……

(陈妙常关切。)

陈妙常  (白)     可曾摔着无有?

潘必正  (白)     险些摔坏我的脚哟!

(陈妙常转嗔为喜。)

陈妙常  (白)     潘郎啊!

     (西皮摇板)  望穿秋水泪暗流,

             盼君不至我心忧。

             只恐我入空门不堪佳偶,

             说至此不由人面上含羞。

潘必正  (西皮摇板)  说什么入空门不堪佳偶,

             难道说好青春尽付东流?

             取下了鸳鸯坠交与你手——

     (白)     这一白玉鸳鸯扇坠,乃家君所赐,小生爱之如宝。今日以此相赠,以期双鸳之兆。

陈妙常  (西皮摇板)  面儿红心儿惊又喜又羞。

             取玉簪付潘郎永订佳偶——

     (白)     啊,潘郎,你来看!

潘必正  (白)     哦,玉簪!

陈妙常  (白)     这支玉簪乃家母所赐,今日赠与潘郎,以订佳偶。

潘必正、

陈妙常  (同皂角儿)  见此情喜上眉头。

             我和你见面之后,

             一缕相思两地留。

             琴音暗把相思透,

             喜得今日结鸾俦。

             天长地久永无休。

(闭幕。)

【第六场:逼侄】

(布景观内经堂。老观主上。)

老观主  (西皮散板)  女贞观若闹出风流事件,

             败坏我的清规四十年。

     (白)     唉!不想必正侄儿,少年荒唐,昨晚竟自跃窗而出,想是与陈妙常私会去了。倘被外人知道,岂不败坏名声?况且我那兄弟,只有必正一个孩儿,老身唯愿他早日得中,择一淑女为婚,方能门当户对;怎能教他与妙常成配?有玷我潘家的书香门第。妙常啊妙常,你也忘了是什么人了?真真令人可恨!唉,事到如今,恨也无益。不如教侄儿到临安赴试,绝了眼前往来。嗯,我就是这个主意。

             进安,进安。

(进安上。)

进安   (白)     来了,来了。

             老姑奶奶,什么事啊?

老观主  (白)     你家相公可在房中?

进安   (白)     这……我不知道。

老观主  (白)     唤他前来。

进安   (白)     是。

(进安正要去寻潘必正,潘必正走上。)

进安   (白)     相公,老姑奶奶找您呐。

潘必正  (白)     找我何事啊?

进安   (白)     我也不知道啊。

潘必正  (白)     好,待我……

(潘必正进门。)

老观主  (白)     啊,侄儿。

潘必正  (白)     原来姑母在此,侄儿这厢有礼。

老观主  (白)     罢了,一旁坐下。

潘必正  (白)     姑母唤侄儿前来,有何教训?

老观主  (白)     有桩喜事,要与侄儿商量。

潘必正  (白)     哦,喜事!既是喜事,就请姑母与侄儿做主,侄儿定然从命。

老观主  (白)     好。恩科将至,侄儿就该前去赴试,休得留恋在此。

(潘必正脱口而出。)

潘必正  (白)     啊,姑母,这不是喜啊!

老观主  (白)     啊,倘若得中,岂非一喜?

潘必正  (白)     啊,不错。是喜,是喜……

老观主  (白)     侄儿,你有何打算呐?

潘必正  (白)     这……好在试期远得很,侄儿在此好好读书,待等明春再去,也就是了。

老观主  (白)     嗳,你在这里,也不得心静;长此以往,怕要荒废了功课。莫若早去临安,以文会友,多求上进。

潘必正  (白)     姑母此言,莫非嫌侄儿在此打扰了么?

老观主  (白)     你倒不曾打扰了我,只怕有人打扰了你。

潘必正  (白)     这……待侄儿收拾收拾,过几日去往临安也就是了。

老观主  (白)     不必再过几日,收拾行囊,即刻就走。

潘必正  (白)     啊!姑母叫侄儿即刻就走?

老观主  (白)     嗯。

潘必正  (白)     我舍不得……

老观主  (白)     舍不得什么?

潘必正  (白)     舍不得姑母。

老观主  (白)     不必如此。得中回来,衣锦还乡,那时相会岂不是好?

潘必正  (白)     唉,待我辞别各房姑姑再走。

老观主  (白)     转来。她们正在清修,不必了。

潘必正  (白)     啊,姑母,侄儿在此打扰多日,若是这样不辞而别地走了,也未免太不近人情了吧。

老观主  (白)     这……既然如此,叫她们与你前来践行也好。

             啊,香公!

(香火道上。)

香火道  (白)     啊。

老观主  (白)     叫徒儿们前来。

香火道  (白)     遵命。

老观主  (白)     转来。

(老观主向香火道耳语。)

香火道  (白)     什么?

(老观主耳语。)

老观主  (白)     听见无有?

香火道  (白)     哦,不要妙常来!

老观主  (白)     哼!还不快去!

香火道  (白)     哦,是是是。

(香火道下。)

潘必正  (白)     啊,进安,我们少时就要起程了,你可到外面看看,有什么该收拾的东西无有啊?

(潘必正暗示意。进安领悟。)

进安   (白)     对对,我到外边看看去。

(进安欲走。)

老观主  (白)     回来,外边不会有什么东西,到里面收拾行李去吧!

进安   (白)     嗳!

(进安迟疑地看潘必正。)

老观主  (白)     你去呀!

(进安向潘必正。)

进安   (白)     那么,我就到里边去啦。

(潘必正无可奈何。)

潘必正  (白)     嗳,不去又怎么样啊!

(香火道、妙真、妙云、妙空、妙清同上。)
妙真、
妙云、
妙空、

妙清   (同白)    参见师父,有何吩咐?

老观主  (白)     我侄儿今日要到临安赴试,特地向你们辞行。

妙真、
妙云、
妙空、

妙清   (同白)    啊,潘相公行色为何这等匆忙啊?

(老观主瞪妙真、妙云、妙空、妙清一眼。)

老观主  (白)     不必多言!

(潘必正焦急地向外张望。)

老观主  (白)     侄儿,你那里做什么?

潘必正  (白)     我、我去喊进安。

老观主  (白)     啊,进安在哪里?

(潘必正恍然。)

潘必正  (白)     啊,啊,进安在那里。

(潘必正指后面。)

老观主  (白)     必正,快来拜过菩萨。

潘必正  (白)     菩萨呀菩萨!弟子潘必正拜见菩萨,弟子的心事不说呀,菩萨你也是知道的哟!

(潘必正下拜。陈妙常在窗外出现。)

潘必正  (西皮摇板)  登程只在一刹那,

             无限辛酸拜菩萨。

             咫尺天涯心牵挂——

(陈妙常折树叶做团,打潘必正,潘必正惊觉,回顾,四目对视。)

老观主  (白)     拜呀!

潘必正  (白)     菩萨呀!

(潘必正跪错方向,急掉转。)

潘必正  (西皮摇板)  只得设法点透她。

     (白)     姑母升座,受侄儿一拜。

老观主  (白)     不要拜了。

潘必正  (白)     焉有不拜之理?

(潘必正移过椅子,请老观主坐,但立刻发现与陈妙常站立窗口对视,急将老观主拉起,将椅子移到另一面,弄得老观主茫然。潘必正说给陈妙常听。)

潘必正  (白)     唉!你我就要分别了啊!

     (西皮摇板)  到此时不由我肝肠痛断,

             临别时说几句肺腑之言。

老观主  (白)     是啊,有什么心腹话儿,但讲无妨啊。

潘必正  (西皮摇板)  非是我一旦间将你抛闪,

老观主  (白)     哎,你此番去到临安求名,乃是正事,怎说抛闪了我?况且这还是我的主意啊!

(潘必正向陈妙常。)

潘必正  (白)     是啊,这都是姑母的主意呀!

     (西皮摇板)  这都是姑母你把儿成全。

老观主  (白)     是啊,这是我的一片好意呀。

潘必正  (白)     我多谢姑母的好意呀!

     (西皮摇板)  离别后切莫要以我为念,

老观主  (白)     哎呀,你远行在外,却难免教我怀念哪。

潘必正  (西皮摇板)  唯望你多保重努力加餐。

老观主  (白)     嗯,老身倒还康健。

潘必正  (西皮摇板)  到临安……

(潘必正怕陈妙常没有听清楚。)

潘必正  (西皮摇板)  到临安我必定修书回转,

老观主  (白)     是啊,快些寄信回来,我好放心哪。

潘必正  (西皮摇板)  但愿得此一去衣锦回还。

老观主  (白)     是啊,衣锦还乡之时,可不要忘了姑母啊。

潘必正  (白)     嗯,我一定前来接你。

老观主  (白)     嗯,倒是个有良心的呀,哈哈哈。

潘必正  (西皮摇板)  潘必正心耿耿天日可鉴,

(潘必正与陈妙常注视。)

老观主  (白)     啊,香公,取酒来。

             啊,侄儿,饮罢践行酒,也该登程了。啊,侄儿!

(潘必正惊觉。)

潘必正  (白)     哦,是是是。

     (西皮摇板)  痛别离只在这顷刻之间。

             一霎时不由我悲声难掩,

     (白)     姑母,我那妙……

老观主  (白)     妙什么?

潘必正  (西皮摇板)  庙内的众仙姑啊……

老观主  (西皮摇板)  侄儿你快登程切莫迟延。

             饮罢了践行酒速把路趱,

(老观主递过践行酒,潘必正愤愤地一饮而尽。)

老观主  (白)     天时不早,快些赶路吧!

潘必正  (白)     这就走哇!唉!

老观主  (白)     侄儿,快些走吧!

(老观主向妙真、妙云、妙空、妙清。)

老观主  (白)     你们也回房去吧!

(妙真、妙云、妙空、妙清同下。)

老观主  (白)     侄儿,我们走吧!

潘必正  (白)     唉!

     (西皮摇板)  最伤情别时容易见时难!

(潘必正时时回顾,老观主频频催促,潘必正恐老观主撞见陈妙常,顿足随老观主同下。陈妙常望见老观主、潘必正出观门,急从窗外走进。)

陈妙常  (白)     师父啊,师父,你好狠心也!

     (西皮散板)  潘郎被逼临安奔,

             抛下伤心断肠人。

             悲愤辛酸怎能忍?

(〖行弦〗。)

陈妙常  (白)     陈妙常啊陈妙常,事到如今,伤心无益,不免回到房中收拾细软,急速追赶潘郎!

     (西皮流水板) 急忙忙追赶有情人。

             此去得见潘郎面,

             脱却道装换钗裙。

             纵然见不到潘郎面,

             誓死也不回这误人的道门。

(陈妙常下。)

【第七场:促行】

(布景秋江。进安、香火道担行李、书箱同上,老观主上,潘必正懊丧地随上。)

老观主  (白)     侄儿,快些走吧!

潘必正  (白)     唉!

老观主  (白)     侄儿啊!

     (西皮摇板)  休得要怪姑母逼你入场,

             怕的是对不起儿的爹娘。

             到秋江雇舟船顺风而往,

潘必正  (西皮摇板)  一路上心儿内难忘妙常。

香火道  (白)     来到江边了。

老观主  (白)     唤船只来。

潘必正  (白)     啊,姑母,你看江边一带,无有搭客的船只,我们暂且回去,明早再来吧。

老观主  (白)     哎,怎会无有?

             香公,快些唤来。

香火道  (白)     喂,船家,摇将过来。

(二娃子摇船上。)

香火道  (白)     船家,搭客吗?

二娃子  (白)     哪里去?

香火道  (白)     到临安去,要多少钱?

二娃子  (白)     到临安去,要一两。

香火道  (白)     一两太多了,我与你六钱。

二娃子  (白)     太少了。

香火道  (白)     那你说一个公道的价钱。

二娃子  (白)     好,你就与我八钱。

潘必正  (白)     胡说!到临安去哪里用得八钱银子,真真岂有此理!

             姑母,八钱银子太多了,我们不雇了。走,我们回去吧,明日再来,明日再来。

老观主  (白)     嗳,我就与他八钱银子。

             啊船家,快快将船拢岸。

二娃子  (白)     到底是出家人大方得很哪!

(二娃子将船摇拢靠岸,下船系绳,上船,搭跳板。)

老观主  (白)     侄儿,这有纹银二十两,到了临安也好应用。你上船去吧。

二娃子  (白)     您快上船来吧!

潘必正  (白)     啊,姑母,你看这船家年纪轻轻,与进安不相上下,撑起船来如何稳便?我害怕,我不去了。

二娃子  (白)     相公,您可别瞧不起人。别看我岁数小,我可是在船上长大的。撑起船来,保险是又稳又快!

老观主  (白)     是啊,他们都是在船上长大的,撑得一手好船,你快快上船去吧。

潘必正  (白)     唉!

(潘必正上船,进安挑书箱、行李随上船,二娃子下船登岸解缆。)

老观主  (白)     船家,这是船钱,一路之上,小心照料,中途切莫停留,必须直放临安。

二娃子  (白)     是。

(二娃子上船,撤去跳板。)

二娃子  (白)     开船喽……伙罗罗……

潘必正  (白)     姑母,侄儿拜别了。

(二娃子摇船,进安、潘必正同下。老观主看船已远去。)

老观主  (白)     香公,我们也回去吧。

             唉,我这才放下心了。

(老观主、香火道同下。)

【第八场:秋江】

陈妙常  (内唱)    匆匆地私自离庵门!

(陈妙常上。)

陈妙常  (唱)     急行走,到江滨。

             觅船只渡到临安郡,

             把潘郎,速追寻。

(陈妙常远望,喊。)

陈妙常  (白)     艄翁!艄翁!

(艄翁声音极远。)

艄翁   (内白)    哪里在喊我?

陈妙常  (白)     打舟来呀!

(艄翁声音渐近。)

艄翁   (白)     来了!

(艄翁撑船上。)

艄翁   (念)     秋江河上一只舟,两旁撒下钓鱼钩。钓得鲜鱼沽美酒,这样的快活哪里有、哪里有!

     (笑)     哈哈哈……

陈妙常  (白)     艄翁!

艄翁   (白)     我道何人,原来是刺笆林的斑鸠——是个姑姑!

陈妙常  (白)     休得取笑!啊,公公,你可曾看见一位年轻的相公?此人头戴方巾,身穿蓝衫,腰系丝绦,后跟着小小书童,身背琴剑书箱。他赶何人的船到临安去了?

艄翁   (白)     哦哦,我想起来了。方才有一位相公,头戴青巾,身穿蓝衫,腰系丝绦,腰杆上还吊着一个秤砣?

陈妙常  (白)     那是读书人的斯文砣!他乘何人的船?

艄翁   (白)     他乘二娃子的船,到临安去了哟!

陈妙常  (白)     我有心雇你这只船儿前去赶他,可赶得上么?

艄翁   (白)     乘别人的船,就怕赶不上;乘老汉这只船,好比那脚板擦清油——一溜就赶上了。啊,姑姑,你赶那位相公做甚哪?

陈妙常  (白)     这……你有所不知,我原是临安人氏,要托那位相公寄封家书到临安去。

艄翁   (白)     哎,往临安赴试的人多得很,何必单单地托他带这封家信呢?

陈妙常  (白)     有道是一封家书值万金,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与旁人不相识,故而搭船追此人。

艄翁   (白)     哦,如此说来你们是……

陈妙常  (白)     我与他乃是朋……

(艄翁故意打趣。)

艄翁   (白)     啊,船篷?风蓬?你看天要下雨,叫老汉披上一件斗篷?

陈妙常  (白)     嗳,不是的。

艄翁   (白)     哈哈!我晓得你们是朋友!嘿!老汉活了七十九,哪见姑姑与男娃子交朋友?

(陈妙常微嗔。)

陈妙常  (白)     你管我朋友不朋友,我有银钱交你手!

艄翁   (白)     哦,你有银子!好嘛,那我就要的多哇。

陈妙常  (白)     你要多少?

艄翁   (白)     我要孙猴子打斛斗——十万另八千。

陈妙常  (白)     嗳,你讲个实价吧!

艄翁   (白)     好,那我就要九钱。

陈妙常  (白)     可赶得上么?

艄翁   (白)     赶得上。

陈妙常  (白)     好,我就与你九钱。

(艄翁出乎意外。)

艄翁   (白)     啊,你与我九钱!好好好,姑姑站开些。

(艄翁扔纤绳,下船登岸。)

艄翁   (白)     姑姑,拿船钱来。

陈妙常  (白)     好,我与你取来。

(陈妙常取银子付艄翁。艄翁看银子。)

艄翁   (白)     哎呀,你这个银子不好哇。

陈妙常  (白)     是好银子啊。

艄翁   (白)     你这银子都教虫儿打了好多眼眼。

陈妙常  (白)     十足银子是蜂窝底。

艄翁   (白)     那我就退还你六钱。

陈妙常  (白)     好银子,为何不要呢?

艄翁   (白)     公公道道,只收你三钱银子。

陈妙常  (白)     方才你为何要九钱?

艄翁   (白)     噫!方才你不是说你有钱吗?

陈妙常  (白)     哎呀!你看耽误我好久啊!

艄翁   (白)     不妨事,赶得上。

陈妙常  (白)     你快快与我搭个扶手吧。

艄翁   (白)     我将跳板与你提起——上来吧!

(陈妙常上船,船震荡摇晃。)

陈妙常  (白)     哎呀!哎呀!

艄翁   (白)     不要看水,不要看水!

(船渐稳定。)

陈妙常  (白)     公公,快开船哪!

(艄翁故意逗陈妙常。)

艄翁   (白)     姑姑,口渴吗?瓦罐里有清水,老汉不陪你了。

(艄翁径自下船。陈妙常急喊。)

陈妙常  (白)     你到哪里去?

艄翁   (白)     我回去吃饭。

陈妙常  (白)     你家在哪里?

艄翁   (白)     我住家不远,打雷都听得见,只有四十里路。

陈妙常  (白)     哎呀,去不得,去不得!

艄翁   (白)     难道我饿着肚皮与你赶船?

陈妙常  (白)     公公,你若是赶着那位相公,我请你吃酒饭也就是了。

(艄翁好笑。)

艄翁   (白)     姑姑莫要心急,我又是与你作耍呢!我送你到临安,只收银三钱,不吃你的酒和饭,说到就开船。

(艄翁随说随上船。)

艄翁   (白)     姑姑坐稳当,开船噢——

(艄翁撑船。)

艄翁   (白)     伙哟伙……哟伙伙……

(艄翁见船不动。)

艄翁   (白)     这水退得真快,把我的船都搁起来了。

陈妙常  (白)     这便如何是好?

艄翁   (白)     我要下水去抽一抽。

陈妙常  (白)     快些着吧!

艄翁   (白)     不忙,不忙!

(艄翁下水抽船。)

艄翁   (白)     哟伙伙……

(船未动,艄翁用力抽。)

艄翁   (白)     哟伙伙……

(船未动。)

艄翁   (白)     嗨,你看今天这是……

(艄翁忽发现纤绳未解。)

艄翁   (白)     哎哟,纤绳都还没有解呀,哪个撑得开!

(艄翁忙去解纤绳。)

陈妙常  (白)     公公你又在作甚么?

艄翁   (白)     你都把我催糊涂了!

(艄翁抽船,船仍未动。)

艄翁   (白)     噫!你今天就生根啦?

(艄翁用脚蹬船,船脱溜。)

陈妙常  (白)     哎呀!

(艄翁急追去,抓住缆绳拉船。)

艄翁   (白)     嗨!嗨!嗨!

(艄翁用力过猛,仰面朝天跌倒在地。)

陈妙常  (白)     哎呀,吓煞人也!

艄翁   (白)     不要怕,不要怕,我把船撞溜江了,纤绳还在我手里。不要怕,老汉把纤绳甩上船来了。

(艄翁随即上船。)

陈妙常  (白)     公公,你快开船吧!

艄翁   (白)     姑姑,小船赶大船,只要几篙竿。我们秋江开船,还有个臭规。

陈妙常  (白)     敢莫是乡规?

艄翁   (白)     不错,要说个四言八句。哦,有了。适才下了一阵雨,吹了一阵风。

     (念)     雨打船篷风又来,顺风摆浪把船开。白云阵阵催黄叶,

     (白)     姑姑!

     (念)     你好比江上芙蓉独自开。

     (白)     开船喽!

(艄翁行船。)

陈妙常  (唱)     好容易上船头,

             但愿风顺水急流。

             早到临安——

             早到临安与潘郎重聚首!

艄翁   (白)     姑姑,我们来放放流,闲谈谈!

陈妙常  (白)     唉,赶不上了啊!

艄翁   (白)     不妨,赶得上噢!姑姑,今年贵庚几何?

陈妙常  (白)     一十九岁。

艄翁   (白)     哦!才十九岁呀,嗨,你跟老汉打得到一个同庚。

陈妙常  (白)     公公,你今年多大年纪?

艄翁   (白)     我小得很,今年才七十九岁。

陈妙常  (白)     公公七十九岁,我才一十九岁,怎说同庚?

艄翁   (白)     嗨!我把六十岁的花甲丢到秋江河下,就拿这十九岁来跟你两个打同庚。

陈妙常  (白)     打不得。

艄翁   (白)     打不得,又走。哎呀,软波浪,坐稳不动啊!

陈妙常  (唱)     老艄翁,语不休,

             好似曼倩喜把诙谐凑。

             我虽然入耳多烦谬,

             他却是心忠厚。

艄翁   (白)     啊,姑姑,你这人真好,我要奉承你两句。

     (念)     姑娘生来一枝花,月里嫦娥你比她。此去见着相公面,恭喜你来年生……

陈妙常  (白)     生什么?

艄翁   (念)     生个胖娃娃。

陈妙常  (白)     哼!

     (念)     公公说话不正气,

艄翁   (白)     你把那个“不”字擦了去。

陈妙常  (念)     秋江河下把我戏。

艄翁   (白)     把那个“戏”字圈了吧。

陈妙常  (念)     我不看你年纪老,

艄翁   (白)     怎么样?

陈妙常  (念)     我一掌把你打下河去。

艄翁   (白)     噫!你把我老汉打下河去,哪个来帮你赶那位相公啊?

(〖鸟声〗。)

艄翁   (白)     噫!鸳鸯鸟!

(陈妙常心有所感。)

陈妙常  (白)     鸳——鸯——鸟!

艄翁   (白)     白日并翅而飞,夜晚交颈而眠,雌雄相伴,好比人间夫妻一样。

(陈妙常叹息。)

陈妙常  (白)     唉!

艄翁   (白)     飞的那么高,她还说矮呀!

(〖远处喊船号子声〗。陈妙常闻声远望。)

陈妙常  (白)     啊,公公,你看前面可是那位相公的船么?

(艄翁远望。)

艄翁   (白)     啊,好像是。不错,正是二娃子的船!

陈妙常  (白)     公公,你快与我唤来!

艄翁   (白)     流水行舟,哪里唤的住!

陈妙常  (白)     你不唤,待我……

(船动荡。)

艄翁   (白)     不要忙,不要忙!我与你喊!

(艄翁喊。)

艄翁   (白)     二娃子,老汉赶你来啦!

(艄翁摇船急下。)

【第九场:舟会】

(潘必正、进安乘船同上,二娃子在后摇船上。)

潘必正  (白)     唉!

     (唱)     无限伤心,被逼临安去,

             一路相思,似鸳鸯两下分离!

(〖内艄翁喊声〗。进安回顾。)

进安   (白)     相公,后面船上好像是陈姑姑!

潘必正  (白)     嗳,哪有此事,休得胡说!

(潘必正尽管这样说,不禁回头张望。陈妙常内喊。)

陈妙常  (内白)    潘相公——

(潘必正惊喜。)

潘必正  (白)     果然是她!

(潘必正喊。)

潘必正  (白)     妙常!妙常!

(艄翁内喊。)

艄翁   (内白)    二娃子,老汉我赶你来啰!

(二娃子喊。)

二娃子  (白)     你呀!你赶不上啊!

(二娃子用力摇船,潘必正制止不住;陈妙常、艄翁同上,艄翁摇船急追,终于赶上。二娃子行船渐缓,两只船靠拢一处。陈妙常鼓着勇气,跳上潘必正的船。潘必正、陈妙常并肩立在船头。陈妙常把云帚抛在江心。老艄翁和陈妙常、潘必正挥手道别。幕缓落。)
(完)


浏览次数:715 ┊ 字数:1万7728 ┊ 最后更新:2024-05-24

报告错误版权信息
返回顶部 直达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