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好鹤失政》

主要角色
宏演:老生

情节
列国时,卫懿公好鹤、封鹤爵,设鹤宴,不理朝败。贤臣石祁子等屡谏不听,以致国事日非,民怨四起。北狄入侵,军民不肯抵抗,公子燬逃奔齐国,卫懿公战死。后经大夫宏演哭乞于陈侯,齐国送还公子燬,方得复国。

根据《京剧汇编》第四十七集:李万春藏本整理

录入:甜素星球

相关剧本

图标全剧剧本:PDF 格式

阅读 (508.60 KB)

图标全剧剧本:纯文本格式

【第一场】

(费维、吴昭同上。)

费维   (白)     下官、费维。

吴昭   (白)     下官、吴昭。

费维   (白)     大人请了!

吴昭   (白)     请了!

费维   (白)     你我奉了主公之命,起造花园。花园造齐,今日主公亲自验看,你我在此伺候。远远望见,主公车架来也。

(〖牌子〗。四文堂、石祁子、宁速、宏演、渠孔、黄夷、孔婴齐、华龙滑、公子燬、竖萌引卫懿公同上。)
费维、

吴昭   (同白)    臣、(费维)(吴昭)见驾,大王千岁!

卫懿公  (白)     平身!

费维、

吴昭   (同白)    千千岁!

卫懿公  (白)     孤命你二人监造花园,可曾完工?

费维、

吴昭   (同白)    现已完工。

卫懿公  (白)     你二人引路,孤亲自一观。

费维、

吴昭   (同白)    遵旨!

(费维、吴昭、四文堂、石祁子、宁速、宏演、渠孔、黄夷、孔婴齐、华龙滑、公子燬、竖萌、卫懿公同走圆场。二道幕开。花园景。)

卫懿公  (白)     花园修盖倒也齐整。花草树木,亦甚丰茂。只是花园之中,尚少飞禽点缀。诸卿可知飞禽之中,何者最佳?

石祁子  (白)     飞禽之中,惟有凤凰最为祥瑞。当初周朝在岐山之时,曾有“凤鸣岐山”之兆,然后才灭商而有天下。只是直到如今,数百年来,那凤鸟却未见出现。其馀飞禽之类,不足为奇。

卫懿公  (白)     孤生平最爱禽鸟。费、吴二卿,你二人既奉旨监造花园,为何未搜罗珍禽奇鸟?未免美中不足。

费维、

吴昭   (同白)    禽鸟各样皆有,只是每样不过一二只,被饲鸟人放在笼中,或架在架上。千岁游园之时,未管留意耳。

卫懿公  (白)     你可命养鸟之人,将各色禽鸟送到孤面前一观。

费维、

吴昭   (同白)    遵旨!

(费维、吴昭同向内。)
费维、

吴昭   (同白)    大王有旨:养鸟人将各色禽鸟呈送前来,千岁观看。

八养鸟人 (内同白)   领旨!

(八养鸟人拿大小各色内有仙鹤八鸟同上。)
费维、

吴昭   (同白)    禽鸟俱已呈到,千岁请看。

(卫懿公看鸟。)

卫懿公  (白)     孤看各样禽鸟均无足取,惟有仙鹤白亳红顶,碧腿黑尾,颇为好看。可惜只有一只!

费维、

吴昭   (同白)    大王既喜爱仙鹤,有何难哉!大王即可传旨,命全国猎人贡献仙鹤,只要生擒,不准打死。如有佳品,必有重赏。常言道得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何愁仙鹤不来?

卫懿公  (白)     二卿所奏,甚合孤意。就命你二人为收鹤官员,传谕全国,贡献仙鹤便了。

费维、

吴昭   (同白)    领旨!

卫懿公  (白)     外厢摆驾!

竖萌   (白)     外厢摆驾呀!

卫懿公  (唱)     孤王传旨收仙鹤,

             太平无事乐如何!

(众人同下。)

【第二场】

(四棋牌同上。)

四旗牌  (同念)    朝中奉了大夫命,传收仙鹤走一程。

旗牌甲  (白)     众位请了!

三旗牌  (同白)    请了。

旗牌甲  (白)     我等奉了费、吴二位大夫之命,传谕全国猎户,贡献仙鹤。你我分头下乡,四下传谕便了。请!

三旗牌  (白)     请!

(四旗牌同下。)

【第三场】

(〖牌子〗。四文堂、石祁子、宁速、宏演、渠孔、黄夷、孔婴齐、华龙滑、公子燬同上,同站门。竖萌引卫懿公同上。)

卫懿公  (引子)    稳坐都城,坐享太平。

石祁子、
宁速、
宏演、
渠孔、
黄夷、
孔婴齐、
华龙滑、

公子燬  (同白)    臣等见驾,大王千岁!

卫懿公  (白)     众卿平身!

石祁子、
宁速、
宏演、
渠孔、
黄夷、
孔婴齐、
华龙滑、

公子燬  (同白)    千千岁!

(费维、吴昭同上。)

费维   (念)     催传仙鹤事,

吴昭   (念)     奏与大王知。

费维、

吴昭   (同白)    臣等见驾,大王千岁!

卫懿公  (白)     二卿平身!

费维、

吴昭   (同白)    千千岁!

卫懿公  (白)     孤命你二人传谕全国贡献仙鹤之事,怎么样了?

费维、

吴昭   (同白)    臣等催传各处猎户,献来各样仙鹤不少。

卫懿公  (白)     可命他等将仙鹤呈上殿来,孤亲自观看。

费维、

吴昭   (同白)    遵旨!

(费维、吴昭同向内。)
费维、

吴昭   (同白)    大王有旨:贡献仙鹤,分班上殿!

(献鹤人甲、献鹤人乙驱鹤形同上,同献鹤形。卫懿公观鹤形。)

卫懿公  (白)     羽毛洁白,封为下大夫。献鹤人赏银十两。

献鹤人甲、

献鹤人乙 (同白)    谢千岁!

(献鹤人甲、献鹤人乙同下。献鹤人丙、献鹤人丁驱鹤形同上,同献鹤形。)

卫懿公  (白)     这两个仙红顶如朱,毛白如雪,更是好看,封为中大夫。献鹤人赏银五十两。

献鹤人丙、

献鹤人丁 (同白)    谢千岁!

(献鹤人丙、献鹤人丁同下。献鹤人戊、献鹤人己驱鹤形同上,同献鹤形。)

卫懿公  (白)     这两只仙鹤缟衣素衫,分外鲜明,乃是神品。封为上大夫。献鹤人赏银百两。

献鹤人戊、

献鹤人己 (同白)    谢千岁!

(献鹤人戊、献鹤人己同下。)

石祁子  (白)     臣启大王:禽鸟之微,大王封以官爵,岂不有轻人重鸟之意?请大王三思!

卫懿公  (白)     卿家岂不闻仙鹤乃是鸟中神品,载在经书,人人所爱?孤自登基以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正可及时行乐。如今豢养仙禽,叫天下诸侯知孤乃是风流君侯,岂不甚好?孤还要就此请各国诸侯前来,同赴仙鹤之宴。大夫你又何必如此?

             内侍!

竖萌   (白)     有。

卫懿公  (白)     磨墨!

竖萌   (白)     遵旨!

(竖萌磨墨。)

卫懿公  (白)     待孤亲自与各国诸侯修书!

     (唱)     孤家提笔心高兴,

             拜上诸侯众公卿:

             设下鹤宴来招请,

             同到卫国表欢情。

     (白)     费、吴二卿!

费维、

吴昭   (同白)    臣!

卫懿公  (白)     派人分头去到各国,请各国诸侯、大夫,来此共赴仙鹤之宴。下殿去吧!

费维、

吴昭   (同白)    领旨!

(费维、吴昭同下。卫懿公、竖萌同下。石祁子向宁速。)

石祁子  (白)     大王如此轻人重鸟,不理政事,只恐卫国之祸不远矣!

宁速   (白)     你我进忠言,大王不听,也是枉然。正是:

     (念)     忠臣费尽千言语,

石祁子  (念)     难回君王一片心。

     (白)     哎!

(石祁子、宁速同下。)

【第四场】

(四下手、四番将引北狄王同上。)

北狄王  (引子)    虎踞狼山,南望中原。

     (念)     威名赫赫镇沙陀,帐下儿郎执干戈。貔貅百万称无敌,谁人不惧北狄国!

     (白)     孤、北狄国王瞍瞒是也。自从周室东迁,中原各国诸侯,多半软弱。孤每要进兵,只是无有机会,故尔迟迟。也曾派出远探,打探军情,只是未见回报。

             左右,伺候了!

四下手、

四番将  (同白)    啊!

报子   (内白)    报!

(报子上。)

报子   (白)     启奏狼主:那卫侯近来宠爱仙鹤,开设仙鹤大宴。邀请各国诸侯,前去赴宴。

北狄王  (白)     可有我国在内?

报子   (白)     并未邀请我国。

北狄王  (白)     卫侯如此小看于我,不免亲率兵将,伐他卫国,看他怎样抵挡。

             巴图噜!

四下手、

四番将  (同白)    有!

北狄王  (白)     兵伐卫国!

四下手、

四番将  (同白)    啊!

(众人同下。)

【第五场】

卫懿公  (内白)    摆驾!

(四文堂、四饲鹤人、四仙鹤同乘车上,石祁子、宁速、宏演、渠孔、黄夷、孔婴齐、华龙滑、公子燬、竖萌引卫懿公同上。)

卫懿公  (唱)     花园以内开鹤宴,

             特请诸侯来参观。

             将身来在园里面,

(众人同走圆场,卫懿公坐。)

卫懿公  (唱)     待等咨侯饮琼筵。

鲁侯、
郑侯、
陈侯、

蔡侯   (内同白)   众诸侯到!

卫懿公  (白)     有请!

(鲁侯、郑侯、陈侯、蔡侯同上,卫懿公迎。)
鲁侯、
郑侯、
陈侯、

蔡侯   (同白)    卫侯!

卫懿公  (白)     各位君侯!

鲁侯、
郑侯、
陈侯、
蔡侯、

卫懿公  (同笑)    哈哈哈……

卫懿公  (白)     请坐!

鲁侯、
郑侯、
陈侯、

蔡侯   (同白)    谢坐!

(鲁侯、郑侯、陈侯、蔡侯同坐。)

卫懿公  (白)     各位君侯驾到,未曾远迎,当面恕罪!

鲁侯、
郑侯、
陈侯、

蔡侯   (同白)    我等来得鲁莽,卫侯海涵!

卫懿公  (白)     岂敢!

鲁侯、
郑侯、
陈侯、

蔡侯   (同白)    闻得卫侯养有仙鹤,特设仙鹤之宴,邀请我等前来赴宴。但不知那仙鹤现在哪里?我等一观,开开眼界。

卫懿公  (白)     各样仙鹤俱放在花园山上,众位君侯随我一观。

鲁侯、
郑侯、
陈侯、

蔡侯   (同白)    请!

(众人同走圆场。二道幕开。山树园景,众鹤同飞舞。)
鲁侯、
郑侯、
陈侯、

蔡侯   (同白)    果然仙鹤超群出众,我等大开眼界矣!

     (同唱)    卫侯真个好风流,

             仙鹤丰妾更无俦。

卫懿公  (白)     就在此摆下酒宴,一面饮酒,一面看鹤便了。

             来,酒宴摆下!

竖萌   (白)     领旨!

(竖萌摆酒。鲁侯、郑侯、陈侯、蔡侯、卫懿公同饮酒。)
鲁侯、
郑侯、
陈侯、

蔡侯   (同白)    我等酒已够了,告辞了!

卫懿公  (白)     恕不远送了!

(鲁侯、郑侯、陈侯、蔡侯同下。)

卫懿公  (白)     今日之会,可称盛会,孤心愿足矣。

宏演   (白)     臣启大王,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又云:“晏安鸩毒,不可怀也。”如今大王日夜以禽鸟为乐,大宴诸侯。国政不修,武事不备,列国讥笑,置若罔闻;戎狄生心,置诸不理。公卿大夫怠惰于上,黎民百姓怨恨于下,大王还自以为太平无事。据臣所见,若不免却好鹤之举,勤政爱民,恐卫国之祸不远矣!

卫懿公  (白)     孤心中正在兴高彩烈,你何出此不吉不利的言语?

宏演   (白)     大王啊!

     (西皮二六板) 大王说话理太差,

             为臣言来听根芽:

             安不忘危话非假,

             纵情放欲祸无涯。

             宠爱飞禽称风雅,

             高官厚禄把它夸。

             怨声载道隐忧大,

             国政纷纷乱如麻。

             内忧外患真可怕,

             望大王改过保国家。

卫懿公  (西皮摇板)  匹夫说话太狂妄,

             为何言语损孤王?

             内侍传旨把他绑,

             推出午门用刀伤。

     (白)     推出斩了!

石祁子  (白)     且慢!臣启大王:大夫所奏,乃是忠言逆耳。大王只可以赦,不可以斩!

卫懿公  (白)     定斩不赦!

石祁子、

宁速   (同白)    大王若斩宏演,臣等情愿请死于大王面前!

卫懿公  (白)     看在你二人苦苦哀求。

             来,将宏演乱棍打出!

四文堂  (同白)    领旨!

(四文堂同打宏演。)

宏演   (白)     哎!

(宏演下。)

卫懿公  (白)     今日盛会,只为宏演扫兴,竟自不欢而散。

             来,摆驾回宫!

竖萌   (白)     摆驾回宫!

四文堂  (同白)    啊!

(众人自两边分下。)

【第六场】

四百姓  (内同白)   苦哇!

(四百姓同上。)

四百姓  (同西皮散板) 民有饥色难度日,

             可恨仙鹤食人食。

百姓甲  (白)     众位乡亲请了。

三百姓  (同白)    请了!

百姓甲  (白)     今年乡间旱涝不收,那卫侯却一味催租逼税。我等俱都落得饥寒交迫,终日不得一饱;那花园仙鹤,却倒米肉喂养。看来卫侯看百姓还不如禽兽,这便如何是好?

(石祁子暗上,窃听。)

百姓乙  (白)     大王纵知爱民,各位大夫不肯将民间的疾苦启奏,也是枉然。

(石祁子点头。)

百姓甲  (白)     谁叫我们赶上这个年头儿哪?只好忍着吧。哎!咱们空说会子也是没办法。该要饭的还是去要饭,该找亲戚朋友的,还是去找亲戚朋友。走吧,哎!

(四百姓同下。)

石祁子  (白)     且住!适才听百姓之言,人民困苦,不堪言状,以致怨声载道。我虽已诤谏,怎奈大王不纳,也是枉然。哎!说什么大王不纳,我再去竭力进言,就是为民请命而死,也落个名标青史也!

     (唱)     百姓疾苦须奏上,

             一一陈奏见大王。

             是否纳谏不必讲,

             忠臣一死也应当。

             纵然是为民请命把身丧,

             落一个青史名标、万古扬、千载流芳。

(石祁子下。)

【第七场】

(四文堂引陈友发同上。)

陈友发  (念)     眼看旌旗起,耳听好消息。

     (白)     俺、陈友发。卫侯驾下为臣。镇守汉北边关。连日闻得北狄起兵,是我放心不下,也食派人前去打探,至今未见回报。

(报子上。)

报子   (念)     忙将军情事,报与主帅知。

     (白)     启禀元帅:北狄王瞍瞒率领人马,前来攻关!

陈友发  (白)     再探!

报子   (白)     啊!

(报子下。)

陈友发  (白)     众将官,迎敌者!

四文堂  (同白)    啊!

(四文堂、陈友发同出城。四下手、四番将引北狄王同上,同会阵,同起打。陈友发、四文堂同败进城,同下。北狄王、四下手、四番将同追进城,同下。陈友发、四文堂同上。)

陈友发  (白)     且住!边关已失,不免急速回朝,报与大王知道!

(陈友发、四文堂同下。)

【第八场】

(石祁子上。)

石祁子  (唱)     百姓穷困生嗟怨,

             主公好鹤理不端。

             见了大王须直谏,

             拼将性命不周全。

     (白)     来此已是宫门,待我叩环。

(石祁子叩环。竖萌上。)

竖萌   (白)     什么人?

石祁子  (白)     烦劳公公启奏,石祁子求见大王。

竖萌   (白)     候着!

(竖萌进门。)

竖萌   (白)     有请大王!

(卫懿公上。)

卫懿公  (白)     何事?

竖萌   (白)     启奏大王:石祁子求见。

卫懿公  (白)     宣他进宫!

竖萌   (白)     大王有旨:宣石祁子进宫!

石祁子  (白)     领旨!

(石祁子进门。)

石祁子  (白)     臣、石祁子见驾,大王千岁!

卫懿公  (白)     平身!

石祁子  (白)     千千岁!

卫懿公  (白)     大夫进宫,有何本奏?

石祁子  (白)     臣微服出外,访查民情。见黎民百姓,多半面有饥色,野有饿殍,壮者散之四方,老弱转于沟壑。困苦情形,不堪言状。他们一个个都在暗地口出怨言,言道:大王重鸟轻人,对那仙鹤十分供养;对人民的疾苦,全不关心。长吁短叹,怨声鼎沸。臣不敢壅闭上闻,特来奏知大王。请快快免却好鹤之举,将那爱鹤之心,移到爱民身上;把养鹤的禄米、金钱,去救那芳苦的百姓,岂不是大大的德政啊!

卫懿公  (白)     卿家怎么也说起这样话的来了!岂不知尧舜仁君,尚不能叫天下人人得所,何况是孤?卿家你、你、你……休得提起,快快出宫去吧!

宁速   (内白)    走哇!

(宁速上。)

宁速   (念)     边关已失陷,进宫把驾参。

     (白)     宫门未曾关闭,待我进去。

(宁速进。)

宁速   (白)     原来石大夫在此。

             臣、宁速见驾,大王千岁!

卫懿公  (白)     卿家,你慌慌张张,未奉旨意,进宫做什么来了?

宁速   (白)     臣启大王:大事不好了!

卫懿公  (白)     何事惊慌?

宁速   (白)     那北狄王瞍瞒带领人马,已将边关攻破,杀奔京都来了!

卫懿公  (白)     但不知北狄人马共有多少?

宁速   (白)     据边关守将报道,北狄人马有十万之众。

卫懿公  (白)     哎呀!我们卫国人马,合起来也不足一万,又无能将,这便如何是好?

石祁子  (白)     大王升殿,可将文武群臣聚来,大家商议退敌之计。

卫懿公  (白)     内侍,随孤转至大殿!

竖萌   (白)     遵旨!

(卫懿公、竖萌、石祁子、宁速同走圆场。)

卫懿公  (白)     将金钟击动,召集文武百官!

竖萌   (白)     遵旨!

(竖萌击钟。宏演、渠孔、黄夷、孔婴齐、华龙滑、公子燬同上。)
宏演、
渠孔、
黄夷、
孔婴齐、
华龙滑、

公子燬  (同白)    臣等见驾,大王千岁!

卫懿公  (白)     平身!

宏演、
渠孔、
黄夷、
孔婴齐、
华龙滑、

公子燬  (同白)    千千岁!大王击钟召集臣等,有何国事议论?

卫懿公  (白)     众卿有所不知,只因北狄王瞍瞒带领十万人马,攻破边关,杀奔京都来了。众卿有何退敌妙计?

孔婴齐  (白)     古人云:“兵来将挡,水来土屯。”只好调齐人马,准备迎敌。

卫懿公  (白)     怎奈卫国人马不足,如何是好?

孔婴齐  (白)     只好在黎民百姓之中,挑选训练,也就是了。

卫懿公  (白)     就派卿家快快前去招聚百姓!

孔婴齐  (白)     领旨!

(孔婴齐下。)

石祁子  (白)     依臣愚见,还要派人邀请各国诸侯,前来援救。

卫懿公  (白)     各国诸侯,但不知哪一国距离相近?

宁速   (白)     惟有陈国最近。大王可派一人前去,搬取救兵才是。

卫懿公  (白)     不知哪位卿家愿往陈国借兵?

宏演   (白)     臣不才,愿往陈国借兵。

卫懿公  (白)     如若陈国不肯借兵,你便怎样?

宏演   (白)     臣此去陈国,不能借兵回转,臣便死在陈国朝堂之上!

卫懿公  (白)     从前孤在花园之中,错怪于你。事到如今,你倒能替孤分忧,看来不愧是个忠臣。孤至今思之,倒有些惭愧!

宏演   (白)     千岁说哪里话来?字古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千岁,如今兵临城下,臣粉身碎骨,理所当然也!

     (唱)     千岁不必来夸奖,

             但愿借兵救危亡。

             辞别大王陈国往,

             去借人马走一场。

(宏演下。孔婴齐上。)

孔婴齐  (白)     臣启大王:大事不好了!

卫懿公  (白)     何事惊慌?

孔婴齐  (白)     臣奉命召集百姓,那黎民百姓皆不肯为国出力。

卫懿公  (白)     却是为何?

孔婴齐  (白)     他等言道:大王平日重鹤轻民,那仙鹤竟自高官厚禄。如今兵临城下,大王何不差遗仙鹤前去迎敌?

卫懿公  (白)     孤悔不听众卿诤谏,罢免好鹤之举。如今兵临城下,民不用命,皆孤一人之罪。我好悔也!

             内侍,传旨叫黎民百姓,亲到殿前,孤有话讲。

竖萌   (白)     黎民百姓上殿!

(四百姓同上。)

卫懿公  (白)     尔等黎民百姓,怨孤重鹤轻人,孤今追悔莫及。从今以后,大家齐心努力,杀退北狄,孤再不作此劳民伤财之举。孤有一言,大家听了!

     (唱)     众百姓休得要心中怀恨,

             你要知国家破玉石俱焚。

             想当初孤好鹤有些过份,

             把黎民疾苦事漠不关心。

             悔不该贪欢乐有失德政,

             悔不该纵酒宴不肯治军,

             悔不该有忠言不肯相信,

             悔不该重敛财苦害黎民。

             到如今北狄国大兵临境,

             怕只怕兵败北社稷难存。

             望黎民念在了先王的情份,

             你们大家齐协力、众同心、手执干戈把阵临,为的是杀退敌人也好安宁。

     (白)     众黎民哪!

(卫懿公哭。)

卫懿公  (白)     此次北狄入寇,千不怨,万不怨,怨孤一人。孤愿身先士卒,亲临战场。仗先王在天之灵默佑,你们大家齐心努力。得胜回朝,自不必说;倘若不胜,孤惟有一死,以谢国人了!

     (唱)     叫内侍与孤王预备披挂,

             冒矢石到疆场去把贼杀。

石祁子、

宁速   (同白)    千岁还要保重,臣等情愿共赴疆场,冲锋陷阵。

卫懿公  (白)     孤平日已失民意,如今再不亲临战场,怎样振作民气?你二人一个替孤办理朝政,一个担任把守城池。其馀文武百官,一概随孤去会那北狄。

             渠孔听令!

渠孔   (白)     在!

卫懿公  (白)     命你整备三军,在校场听令,随孤出征。我要披挂去了。

渠孔   (白)     得令!

(众人自两边分下。)

【第九场】

(公子燬上。)

公子燬  (白)     俺、公子燬。北狄兴兵,众寡不敌。又兼大王平日失了民心,此次虽然亲自临阵,只怕凶多吉少。倘有败阵,北狄势必长驱直入,看来卫国有些难保。我不免逃奔齐国便了!

     (唱)     不料想卫国中遭了大难,

             怕的是北狄胜难以周全。

             我只得逃往那齐国地面,

             待等那平安后我再归还。

(公子燬下。)

【第十场】

(四上手、渠孔、黄夷、孔娶齐、华龙滑同上。)

渠孔   (白)     渠孔。

黄夷   (白)     黄夷。

孔婴齐  (白)     孔婴齐。

华龙滑  (白)     华龙滑。

渠孔   (白)     众位将军请了!

黄夷、
孔婴齐、

华龙滑  (同白)    请了。

渠孔   (白)     大王发兵,你我在此伺候!

黄夷、
孔婴齐、

华龙滑  (同白)    请!

(四太监、竖萌、二朝官引卫懿公同上。)

卫懿公  (点绛唇)   亲领貔貅,执掌兵符;易冕旈,戎装甲冑,敌忾复同仇。

渠孔、
黄夷、
孔婴齐、

华龙滑  (同白)    参见大王!

卫懿公  (白)     站立两厢!

渠孔、
黄夷、
孔婴齐、

华龙滑  (同白)    谢大王!

卫懿公  (念)     忆昔好鹤累民忧,而今深悔日当初。亲临疆场服甲胄,不退狄兵死不休!

     (白)     孤、卫侯是也。只因北狄兴兵,破了边关,孤亲自挂帅征讨。来此已离狄营不远,不免安营扎寨。只是众将一路劳乏,天色不早,你等各自回帐安歇去吧!

渠孔、
黄夷、
孔婴齐、
华龙滑、

二朝官  (同白)    啊!

(渠孔、黄夷、孔婴齐、华龙滑、二朝官同下。)

卫懿公  (白)     内侍!

竖萌   (白)     有。

卫懿公  (白)     掌灯,随孤到各营巡哨一番,听听众兵丁背地里讲些什么。来,看衣更换!

竖萌   (白)     遵旨!

(竖萌与卫懿公罩斗蓬。)

卫懿公  (白)     带路!

竖萌   (白)     遵旨!

卫懿公  (唱)     内侍带路巡营去,

             暗中打探众军心。

(卫懿公、竖萌同下。)

【第十一场】

(二更夫同上。)

更夫甲  (念)     打更打更,

更夫乙  (念)     瞭哨巡营。

更夫甲  (白)     伙计请啦!

更夫乙  (白)     请啦。

更夫甲  (白)     咱们大王平日好鹤轻民。如今兵临城下,没法子啦,把黎民百姓都召集来当兵。我们平日也没上过阵,只好打更,巡营瞭哨,就此走走!

更夫乙  (白)     走着!

(二更夫同下。)

【第十二场】

卫懿公  (内白)    带路!

(竖萌引卫懿公同上。)

卫懿公  (唱)     耳边厢又听得梆锣齐响,

             我只得暗地里隐住行藏。

众百姓  (内同白)   哎呀天哪!

卫懿公  (唱)     又听得帐房中有人歌唱,

             我不免隐一旁细听端详。

众百姓  (内同唱)   鹤食禄,民少耕,

             鹤乘轩,民操兵。

             狄锋利兮不可撄,

             欲战兮九死而一生。

             鹤今何在兮?

             而我区区为此行。

卫懿公  (白)     哎呀且住!听此歇声,百姓仍是怨恨好鹤之事。看来到了疆场之上,也未必便能用命。哎,我后悔不及了!

     (唱)     悔当初爱仙鹤中下毒怨,

             到此时众黎民恨地呼天。

             无奈何我只得大营回转,

             胜与负也只好信命由天。

     (白)     回营!

竖萌   (白)     遵旨!

(卫懿公、竖萌同下。)

【第十三场】

(四太监、大太监引齐桓公同上。)

齐桓公  (引子)    九合诸侯,霸业千秋。

(管仲上。)

管仲   (念)     子燬来奔齐,奏与大王知。

     (白)     臣、管仲见驾,大王千岁!

齐桓公  (白)     丞相平身,赐坐!

管仲   (白)     千千岁!

齐桓公  (白)     丞相上殿,必有要事?

管仲   (白)     只因卫侯失政,好鹤轻民,民心怨恨,北狄兴兵。那公子燬逃到我们这里来了,请旨定夺。

齐桓公  (白)     那公子燬现在哪里?

管仲   (白)     现在殿外候旨。

齐桓公  (白)     那公子燬平日为人如何,丞相可曾知晓?

管仲   (白)     臣久闻公子燬在卫国之中,颇有贤名。主公优前相待才是。

齐桓公  (白)     原来如此。丞相代孤传旨,宣他上殿!

管仲   (白)     遵旨。

             大王有旨:宣卫国公子燬上殿!

公子燬  (内白)    领旨!

(公子燬上。)

公子燬  (念)     忽听齐王宣,迈步上银安。

     (白)     臣、卫国公子燬见驾,大王千岁!

齐桓公  (白)     平身!

公子燬  (白)     千千岁!

齐桓公  (白)     公子不在卫国,如今来到齐国必有所为?

公子燬  (白)     只因卫侯好鹤失政,北狄王瞍瞒兴兵,带领十万人马,破了边关,兵伐卫国,社稷难保。臣一来逃奔大国避难,二来还请大王出兵,援救卫国。

齐桓公  (白)     但不知你此来,可曾携带家眷?

公子燬  (白)     臣尚未婚配,故尔未带家眷。

齐桓公  (白)     这就是了。寡人有一同宗侄女,相貌不俗,意欲配与公子,谅公子必无推辞的了。

公子燬  (白)     国家安危莫卜,岂敢授室!

齐桓公  (白)     拨救卫国之事,全在寡人身上。丞相可陪公子同到馆驿,择日与他成亲便了。

管仲   (白)     领旨!

             公子,随我来。正是:

     (念)     未曾出兵援卫土,

公子燬  (念)     先蒙大惠配婚姻。

(管仲、公子燬同下。)

齐桓公  (白)     退班!

(众人同下。)

【第十四场】

(四下手、四番将、北狄王同上。)

报子   (内白)    报!

(报子上。)

报子   (白)     启狼主:卫侯亲自率领人马,前来迎敌。请令定夺!

北狄王  (白)     再探!

报子   (白)     啊!

(报子下。)

北狄王  (白)     那卫侯亲临战场,我们须要定一计策,一战成功。

番将甲  (白)     臣启狼主:前面有一座大山,狼主明日可在山中埋伏,待臣出战,将他君臣引进山内,四面埋伏一齐杀出,将他君臣团团围住,一网打尽。

北狄王  (白)     此计甚好。正是:

     (念)     安排牢笼擒虎豹,准备香饵钓金鳌!

(众人同下。)

【第十五场】

(四上手、渠孔、黄夷、孔婴齐、华龙滑同上,四太监、竖萌引卫懿公同上。)

报子   (内白)    报!

(报子上。)

报子   (白)     启大王:北狄国讨战!

卫懿公  (白)     再探!

报子   (白)     啊!

(卫懿公下。)

卫懿公  (白)     哪位将军攻打头阵?

孔婴齐  (白)     为臣不才,愿领一哨人马攻打头阵。

卫懿公  (白)     将军小心。孤随后接应。

孔婴齐  (白)     得令!

(卫懿公、渠孔、黄夷、华龙滑、四太监、竖萌同下。四上手、孔婴齐同走圆场。四下手、番将甲同上。四上手、四下手同下。孔婴齐、番将甲同起打。番将甲败下,孔婴齐耍下场追下。渠孔、黄夷、华龙滑、四太监、竖萌引卫懿公同上,过场,同下。番将甲败上,孔婴齐追上,同起打,番将甲败下。三番将同上,同接打,孔婴齐败下。渠孔、黄夷、华龙滑、卫懿公同上,同起打。渠孔、黄夷、华龙滑、卫懿公同败下。渠孔、黄夷、孔婴齐、华龙滑、卫懿公同上,四番将同上,同起打。四番将同杀渠孔、黄夷。孔婴齐、华龙滑、卫懿公同败下,四番将同追下。四上手、孔婴齐、华龙滑、竖萌、卫懿公同上,大纛旗随上。)

孔婴齐  (白)     大王,狄国人马,重重围困,大王还不将大旗去掉,以免狄军望旗追赶。

卫懿公  (白)     孤深悔当初失德,如今还有何面目再回卫国?只好战死此地。去了大旗,反叫北狄笑孤怕死贪生!

(四番将同追上,同杀孔婴齐、卫懿公,同擒华龙滑。竖萌中箭,下。北狄王上。)

北狄王  (白)     你是何人?

华龙滑  (白)     我乃卫国史官,专司祭祀之事。你们若要杀进卫国,必须放我先回去祭祀宗庙鬼神,方可保佑你等平安无事。

北狄王  (白)     如此将他松绑,我们追杀败兵去者!

四番将  (同白)    啊!

(北狄王、四番将同下。)

华龙滑  (白)     可笑北狄最信鬼神之事。我若不说先去祭祀鬼神,保佑于他,他安肯放我逃走?现在主公已死,全军尽没,那北狄必要杀奔京城。京城之内,虽有石祁子、宁速二位大人把守,兵力单薄,料想也难以抵挡。我不免打从便道先行回国,与他二人送上一信,以便逃走,免遭毒手便了!

(华龙滑下。)

【第十六场】

(四文堂、四太监、大太监引陈侯同上。)

陈侯   (唱)     新从卫国回朝转,

             卫侯好鹤民不安。

             将身且坐银安殿,

             等待文武把驾参。

(四朝官同上。)

四朝官  (同念)    众臣侍立银安殿,朝朝身惹御炉香。

     (同白)    臣等见驾,大王千岁!

陈侯   (白)     平身!

四朝官  (同白)    千千岁!

陈侯   (白)     今日早朝,诸卿有本早奏,无本退班!

朝官甲  (白)     臣启大王:现有卫国大夫宏演,前来搬兵求救。请旨定夺!

陈侯   (白)     那宏演乃是卫国的贤臣,理应召见。只是我陈国向不愿妄动干戈。这借兵之事,难以应允。可宣他上殿,再作计较。

朝官甲  (白)     大王有旨:宣卫国大夫宏演上殿!

宏演   (内白)    领旨!

(宏演上。)

宏演   (唱)     忽听陈侯宣一声。

             朝房来了卫国臣。

             都只为北狄兴兵来犯境,

             卫国兵将少能人。

             因此上来到陈国境,

             所为是求援待救借大兵。

     (白)     臣、卫国大夫宏演见驾,大王千岁!

陈侯   (白)     平身!

宏演   (白)     千千岁!

陈侯   (白)     宏大夫不在卫国,来此何事?

宏演   (白)     臣启大王:只因北狄兴兵犯境,打破我国边关,杀奔京城。我国兵微将寡,难以抵敌,特派为臣前来求救。

陈侯   (白)     孤一向亦是兵微将寡,防守本国,尚且不足,哪有馀力去救他国?

宏演   (白)     大王说哪里话来?陈、卫两国,素称和睦,大王岂可坐视不救?

陈侯   (白)     实是无此力量。你快转向别国求救去吧!

宏演   (白)     大王不必如此!想卫、陈唇齿相依,卫国若乱,陈国也不能独安。那北狄猖獗,周室太王之时,獯鬻即屡屡兴兵,那太王只得避居岐山。如今他又侵犯卫国。倘若卫国有失,那北狄必转兵伐陈,那时陈国独力也难支持。大王何不趁此机会,与卫合兵一处?那齐国乃是现在称霸之国,也必不肯坐观成败。还望大王三思!

陈侯   (白)     孤只恐孤掌难鸣耳。

宏演   (白)     哎,大王啊!

     (唱)     劝大王不必心不定,

             为臣言来听分明:

             陈、卫距离唇齿近,

             利害相联一样情。

             我两国素来多亲近,

             礼尚往来敬如宾。

             北狄兴兵来犯境,

             先伐卫国后伐陈。

             卫国若是败了阵,

             陈国何能独自存?

             兄弟之邦联合紧,

             从此北狄不能侵。

             借臣人马去接应,

             管叫他弃戈抛矛、乱纷纭、就拜倒埃尘。

陈侯   (白)     言虽如此,只怕未必,孤是……哎,不敢借兵!

宏演   (白)     老大王,千岁爷呀!

     (唱)     大王不肯来应允,

             为臣在金殿丧残生。

             亡了卫国不要紧,

             只恐狄人不甘心。

             陈国也难独侥幸,

             那时后悔也枉伤心。

             在金殿只哭得咽喉紧,

     (哭头)    我的大王爷呀!

     (唱)     哀恳千岁就此发兵。

陈侯   (白)     哎呀!

     (唱)     宏演哭得声泪尽,

             可怜他的确是忠臣。

             大夫你且把心放定,

             孤家随后就发兵。

     (白)     宏大夫,你不必如此。孤借与你三千人马,只是无有将官带领。你自己带领人马回国接应去吧!

宏演   (白)     谢千岁!

     (唱)     千岁借兵当面允,

             事不宜迟快快行。

陈侯   (白)     兵符令箭你今拿去,明日校场点齐人马,回国救援你主就是。

宏演   (唱)     兵符令箭接在手,

             兼程而进赶回朝。

(宏演下。)

陈侯   (白)     不想卫侯竟有如此贤臣,真是难得呀难得!退班!

(众人同下。)

【第十七场】

(场设城门。华龙滑上。)

华龙滑  (白)     俺、华龙滑。幸而逃得性命,兼程而进,便道回朝与石、宁二位大夫信。来此已是卫都。

(华龙滑看。)

华龙滑  (白)     只是为何城门紧闭?想是怕北狄绕道前来攻城,故尔如此。待我上前叫城。

             开城!

(石祁子、宁速同上,同登城。)

石祁子  (白)     什么人?

华龙滑  (白)     下官华龙滑。

石祁子  (白)     待我与你开城。

(华龙滑进城。石祁子、宁速、华龙滑同走圆场。)

石祁子  (白)     大王胜负如何?

华龙滑  (白)     大王被北狄诱入山中,全军覆没,大王也遇难了!

石祁子、

宁速   (同白)    大王啊!

(石祁子、宁速同哭。)
石祁子、

宁速   (同白)    但不知你是怎样逃得性命?

华龙滑  (白)     是我用言语诓骗北狄,才逃得姓命,兼程逃回,前来与二位大夫送信,那北狄乘胜带领人马杀奔京都来了。二位大夫,要快快作一准备!

石祁子、

宁速   (同白)    大王全军尚且不敌,何况此处兵微将寡,怎能保此孤城?

华龙滑  (白)     依下官之见,只好捧了卫国印信、重要公文、宝器史册逃走了吧!

石祁子  (白)     只怕北狄不肯甘心,随后追赶。

宁速   (白)     大夫你只管先走。待我带领老弱残兵断后便了!

石祁子  (白)     只好如此。哎,大王啊!

(石祁子哭。石祁子、宁速、华龙滑同下。)

【第十八场】

(管仲上。)

管仲   (念)     北狄灭卫国,报与主公知。

     (白)     适才远探报道:那北狄将卫侯杀死,长驱而进,灭了卫国。不免进宫报与主公知道。

             来此宫门,待我扣环。

(管仲叩环。太监上。)

太监   (白)     原来是老丞相!

管仲   (白)     烦劳启奏:管仲求见。

太监   (白)     有请大王!

(齐桓公上。)

齐桓公  (白)     何事?

太监   (白)     管丞相求见。

齐桓公  (白)     宣老丞相进宫!

太监   (白)     大王宣丞相进宫!

管仲   (白)     臣、管仲见驾,大王千岁!

齐桓公  (白)     平身,赐坐!

管仲   (白)     千千岁!

齐桓公  (白)     丞相入宫,有何本奏?

管仲   (白)     只因那北狄已将卫侯杀害,长驱入了卫国。大王既成霸业,可快快发兵,将北狄驱逐,恢复卫国社稷,以免天下诸侯耻笑。

齐桓公  (白)     只是卫国现在混乱无君,如之奈何?

管仲   (白)     大王可将公子燬送回国中,以为卫君,岂不一举两得?

齐桓公  (白)     丞相所奏,正合孤意。明日就派公子无亏带兵送公子燬回国便了。

管仲   (白)     臣告辞出宫。正是:

     (念)     欲求成霸业,

齐桓公  (念)     济弱又扶倾。

(齐桓公、管仲自两边分下。)

【第十九场】

(竖萌上。)

竖萌   (白)     我、卫国太监竖萌。自入宫以来,卫侯十分恩待。这次随着卫侯出征,在山上遇了埋伏。我眼睁睁看见卫侯死在北狄兵丁乱刃之下。是我右腿也受了箭伤,幸而逃得性命。本打算跑回国中;怎奈大王尸首在乱军之中,将来无人认得。我只好暂且在山中忍饥受冻,等待卫国有人前来,我好指明哪是大王的尸首,将来也好葬埋。暂且藏身树林以内,等候来人便了!

(竖萌下。)

【第二十场】

宏演   (内唱)    到陈国借人马急忙回转,

(四文堂、四将官、宏演同上,大纛旗上写“宏”字随上。)

宏演   (唱)     连日里带人马不分昼夜够奔军前。

             来至在荥泽邑不敢怠慢,

             怕的是我主爷将寡兵单。

             叫三军快与我把路来趱,

(〖内战鼓喊杀声〗。)

宏演   (唱)     又听得路前边叫喊连天。

报子   (内白)    报!

(报子上。)

报子   (白)     启大夫:前面乃是北狄人马,追杀卫国逃难人民。

宏演   (白)     再探!

报子   (白)     啊!

(报子下。)

宏演   (白)     如此说来,主公已经打了败仗了。主公下落不明,不免杀上前去。

             众将官!

四文堂、

四将官  (同白)    有!

宏演   (白)     杀!

四文堂、

四将官  (同白)    啊!

(宏演、四文堂、四将官同走圆场。四番将同上,同起打,宏演杀死番将甲,三番将同败下。)

宏演   (白)     幸喜杀死一员狄将,北狄人马暂时退去。看满地尸横,血流成河,尽是卫国阵亡的兵将。看来此处必然有过一场恶战,卫国的人马死伤不少。只是主公生死存亡,现在哪里,不得而知。这、这、这!

(宏演搓手想。)

宏演   (白)     这沿路之上,尽是卫国人马死尸。我且顺道寻找,倘若遇有未死之人,由他口中也好打听主公的下落也!

     (唱)     死尸遍野不忍看,

             不知千岁在哪边?

             人来与我来寻遍,

             不见大王誓不还。

     (白)     众将官,四下搜来!

四文堂、

四将官  (同白)    啊!

(众人同下。)

【第二十一场】

(竖萌上。)

竖萌   (白)     是我躲在树林蒿草之中,忽听喊声连天,金鼓大作,不知是哪里来的救兵?这半天杀声渐远,大概是有一边败下阵去啦。但不知究竟是哪边儿败啦?待我爬出来瞧瞧。

(竖萌看。)

竖萌   (白)     远远看见是卫国的旗号,上头有斗大的一个“宏”字,八成是宏演宏大夫借兵回来啦。我不免在此等候便了。

(四文堂、四将官、宏演同上,大纛旗随上。)

宏演   (唱)     山窟树林都寻遍,

             但见尸骨堆如山。

             为何不见千岁面?

(竖萌望。)

竖萌   (白)     宏大夫!宏大夫!

宏演   (唱)     又听草内有人言。

     (白)     什么人?

竖萌   (白)     宏大夫!是我。

宏演   (白)     原来是公公。可知大王的下落?

竖萌   (白)     大王就在此地遇了埋伏,全军尽没。大王他——

宏演   (白)     他便怎么样?

竖萌   (白)     他被敌军乱刃分尸而死啦!

宏演   (白)     你待怎讲?

竖萌   (白)     他被敌军乱刃分尸而死啦!

宏演   (白)     哎呀!

(宏演僵倒。)

竖萌   (白)     大夫醒来!

宏演   (唱)     听说大王把命丧!

     (三叫头)   大王!千岁!大王啊!

     (唱)     不由宏演心痛伤。

             指望借兵来打仗,

             不想千岁丧疆场。

             我哭、哭一声卫君侯啊,

             我叫、叫一声千岁爷呀,

             你死得可怜难猜想,

     (哭头)    千岁爷呀!

     (唱)     再与公公说端详。

     (白)     公公,但不知大王尸身现在何处?

竖萌   (白)     大夫随我来!

(竖萌、四文堂、四将官、宏演同走圆场。)

竖萌   (白)     这就是大王的尸骨。

宏演   (白)     血肉模糊,怎样相认?

竖萌   (白)     大夫可曾看那大旗倒在一旁?

玄演   (白)     不错,是主公的大旗。还有何证?

竖萌   (白)     那龙袍尚有一幅,虽然血迹斑斑,尚可认出。

(宏演取袍看。)

宏演   (白)     不错,乃是大王的衣襟一幅,如此说来,这便是大王的尸骸了!

竖萌   (白)     是。

宏演   (白)     哎,大王啊!

     (唱)     一见尸骨果是真,

             不由宏演痛伤情。

             可怜你面目难相认,

             骨折筋断血淋淋。

             从头至脚来看定,

             并无一处尚完存。

             二次又把尸骸认,

             独有心肝尚犹存。

             双手高高来捧定,

             血泪交流泪纷纷。

     (白)     主公尸体,只有心肝尚是完整。此处又无棺木盛殓,我何不用自己的身躯做为主公棺木,将此心肝装在我的肚内,我死之后,将我埋葬。日后卫国如有复国之日,烦劳指引大王心肝在此。公公转上,受我一拜!

     (唱)     说话之时泪难忍,

             公公须要切记心。

             望着尸骸三拜上,

             主公英灵待为臣。

(宏演剖腹开膛装心,倒。)

竖萌   (白)     我们大家快快将尸体掩埋了吧!

四文堂、

四将官  (同白)    啊!

(竖萌、四文堂、四将官同埋尸。)

竖萌   (白)     此处不可久呆,我等快快逃走!

四文堂、

四将官  (同白)    啊!

(四文堂、四上手、公子无亏、公子燬同上。)

竖萌   (白)     哎呀,原来公子到了,这就好啦!

公子燬  (白)     大王现在哪里?

竖萌   (白)     大王在乱军之中,死于北狄兵将乱刃之下!

公子燬  (白)     大王啊!

(公子燬哭。)

公子燬  (白)     但不知尸骨现在哪里?

竖萌   (白)     适才宏演宏大夫打从陈国借兵回来,奴婢守尸三日,指明大王尸骨。宏大夫看了半晌,大王尸体只有心肝完整。那宏大夫因为无有棺木,将自己身体做了大王棺木,用刀将肚腹剖开,将大王心肝装入腹内。命我等将他安葬。宏大夫临死嘱吋我等,待等卫国来人,指示大王心肝所在,以便安葬。我们把宏大夫尸身同大王心肝埋葬己毕,不想公子就来到此地。

公子燬  (白)     好一个忠臣!

(〖内战鼓声〗。)

公子无亏 (白)     北狄猖獗,待我先将他杀退,再作道理!

(三番将同上,同起打,三番将同败下。)

公子无亏 (白)     北狄已然逃窜,送公子回国即位。

八文堂、
四将官、

四上手  (同白)    啊!

(〖牌子〗。众人同下。)
(完)


浏览次数:598 ┊ 字数:1万5268 ┊ 最后更新:2024-05-24

报告错误版权信息
返回顶部 直达底部